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4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1129篇
科学研究   62篇
体育   18篇
综合类   65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4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93篇
  2013年   89篇
  2012年   101篇
  2011年   120篇
  2010年   108篇
  2009年   78篇
  2008年   94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8篇
  2005年   65篇
  2004年   80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2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意象的根本功能来自于其蕴含的文化能量。本文以"紫玉钗"为中心意象,分析钗意象转换的形成、发展和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从意象叙事的角度,通过意象的再生、融合及其在叙事文学中的扩散变奏来阐释《紫钗记》中的"紫钗"意象的叙事功能和审美功能。  相似文献   
92.
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以彩绘见长,具有浓厚的民族特点和鲜明的地方特色。绵竹年画选材多样,造型生动有趣,其中最为典型的是绵竹年画中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的年画作品讲究构图对称、完整、饱满;内容主次分明,多样统一;色彩上采用对比手法,设色单纯、艳丽,强烈明快,构成红火、热烈的艺术效果;线条讲求流畅,刚柔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而夸张、变形、象征、寓意的造型,更具诙谐活泼的效果。  相似文献   
93.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当代小说对知识分子的形象塑造、情感诉说和审美表达仿佛又攀援到了一个新的台阶,但其中的大多既没有表现出现代文学揭示的这个阶层内心的矛盾冲突,也没有《青春之歌》式的表达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和身份转换,而是屈服于现实的卑微、委琐、心无大志,甚至没有道德底线。但《犹大开花》却以笔锋的锐利、痛快淋漓地展现了这一群落的精神生态,为我们塑造了一组形象生动的知识分子雕像。  相似文献   
94.
在美学意义上,先秦"以貌论人"时尚是一种积极性现象,反映出先秦人自我欣赏审美意识由注重外美转向关注内美的深化迹象。它奠基于先秦美学对人之外美与内美相通性的意识自觉,同时又是先秦以形写神论的哲学、美学思想和取象思维共同作用而催化成熟的身体审美意识。  相似文献   
95.
本文介绍了光盘镜像文件和虚拟光驱,并详述了在虚拟光驱DAEMON下光盘镜像文件自动加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6.
日本和歌与词在总体艺术风貌上十分接近。从二者意象的内容与表达方式、意象的审美特征、意象的容量与结构三个方面展开对比,辅之具体的作品分析,可以见出和歌与词诸多相近的艺术追求,也有微妙的文学传统的差异。  相似文献   
97.
论金庸小说的女性形象和性别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庸小说在华人世界中的流行和风靡塑造了文坛奇迹,他以现代意识介入女性形象的塑造,笔下出现了一大批鲜活的有生命质感和力度的女性形象。她们表面上有个性解放、人格独立,背叛父权社会主旋律的一面,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的男权中心模式观念的影响,叛道与守道的矛盾在金庸的作品中表露无遗,狭隘的男性意识与开放的女性意识形成了其创作面貌的两个对立支点。  相似文献   
98.
阮籍生活于魏晋易代的正始时期,所面临的生存焦虑主要表现为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双重冲突。首先是黑暗惨厉的现实政治使他既无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且没有自由言说的空间;其次于个性觉醒时代中的阮籍以自身遭遇尤为深切地体认到生命终极有限性的不自由。因而在现实中找不到自由生存之路的他不得不凭借文学之途实现自由欲望话语的转移,即在《咏怀诗》里反复营构“飞”的意象来获得对自由生存欲望的一种想象性满足。  相似文献   
99.
作为国家级科技文献共享网络服务平台——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的镜像站之一,成都镜像站经过几年的努力已经在用户宣传推广方面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工作模式。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适应网络信息时代要求的科技文献共享网络服务平台宣传推广工作的模式和策略。  相似文献   
100.
从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出发,对《无名的裘德》主人公的悲剧命运进行剖析,认为裘德在镜像阶段所形成的特殊的理想自我预示了他的孤独、迷失及对现存自我的摒弃;他幼年时所遭受原始的缺失注定其爱情是一场徒劳的追寻;三对并存的自我倾向的矛盾性导致了他的分裂与死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