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476篇 |
免费 | 34篇 |
国内免费 | 13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8210篇 |
科学研究 | 542篇 |
各国文化 | 5篇 |
体育 | 225篇 |
综合类 | 469篇 |
文化理论 | 10篇 |
信息传播 | 62篇 |
出版年
2025年 | 5篇 |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22篇 |
2022年 | 45篇 |
2021年 | 116篇 |
2020年 | 170篇 |
2019年 | 94篇 |
2018年 | 31篇 |
2017年 | 41篇 |
2016年 | 55篇 |
2015年 | 208篇 |
2014年 | 549篇 |
2013年 | 523篇 |
2012年 | 807篇 |
2011年 | 682篇 |
2010年 | 521篇 |
2009年 | 487篇 |
2008年 | 646篇 |
2007年 | 838篇 |
2006年 | 832篇 |
2005年 | 695篇 |
2004年 | 538篇 |
2003年 | 537篇 |
2002年 | 474篇 |
2001年 | 327篇 |
2000年 | 177篇 |
1999年 | 41篇 |
1998年 | 19篇 |
1997年 | 5篇 |
1996年 | 16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7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5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62.
肖盟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1,24(4):140-142,153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种科学的信仰。本文从高等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抵制西方颜色革命、塑造大学生精神家园、承载历史责任等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是高校教育的必然使命。 相似文献
63.
方鑫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10,26(4):108-110
柏拉图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位系统地探讨道德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的人,他的教育名著《理想国》中蕴涵着十分丰富的道德教育思想,对道德教育的基础、中心思想、目标和重点等都进行了深刻而系统的阐释,对我国当前的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4.
放逐与回归:传统民族艺术的精神重建——兼论传统民族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民族艺术地域性、生活性、民族性的本质特征,在现代化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诸多变异。区域性的社会结构不断重组,文化边界逐渐消融,文化载体构成要素日趋多元,异文化之间的差异越来越多地被更加多样化的方式表述出来,民族文化信仰开始动摇。在这个动态的变迁过程中,负载着民族物质和精神层面的传统民族艺术在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中持守民族精神,重建文化信仰,是传统民族艺术保护与传承的一种可能性选择。 相似文献
65.
怎样做一个优秀的高校学生辅导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生管理是高校管理的主体,要提高学生管理的质量,需从思想上加以引导。担任思想教育工作者的辅导员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做一个优秀的思想教育工作者,成为高校辅导员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66.
龙雪津 《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16(4):73-76
德育本质上是个体人格和品德的建构过程,是学生内在需要和社会道德原则的对话过程.传统的德育只把受教育者当作各种道德规范的受体,很少去正视其心理世界,以至在德育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难以理解和沟通.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要了解、尊重并有意识的满足学生个体一定时期、一定范围的需要,将是引导学生积极向上、顺利完成德育教育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67.
生活德育,就是要把德育真正奠基于生活的基石之上,以生活为视角来考察和描述德育,让德育结合生活、围绕生活、在生活中通过生活来进行,最终实现预期的目标。针对大学生生活德育的困境与存在问题,本文从确立科学的生活德育理念、培育有作为的双主体、构建多方联动的全员德育格局、重塑以生活为基础的德育介体、设计多维度的德育评价体系几个方面提出解决建议,以期克服知性德育由于脱离生活而导致的困境。 相似文献
68.
武德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思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其追求的终极目标是宇宙、自然、人、物的和谐统一。武德以追求“天人合一”的和谐为价值取向,其实质是社会公正原则,即正义、公平、公道,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观念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德文化凸现了其更深层次的价值功能,武德文化对培育自强不息的精神、竞争意识、民族凝聚力、明礼诚信及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具有独特的功能,弘扬武德文化能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定及充满活力的和谐社会提供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持。 相似文献
69.
李宜兵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05,18(3):37-39
邓小平领导人才观包括领导人才的选拔标准及其发现、培养、使用、班子建设和考核管理;特点主要表现在继承性、政治性、时代性和务实性方面;启示主要表现在对干部思维方式、知识结构、思想观念和制度建设方面。 相似文献
70.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学校的本质所在,也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本质要求,更是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共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