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7篇
  免费   3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7212篇
科学研究   500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97篇
综合类   410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30篇
  2016年   44篇
  2015年   176篇
  2014年   467篇
  2013年   425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570篇
  2010年   459篇
  2009年   424篇
  2008年   566篇
  2007年   770篇
  2006年   744篇
  2005年   646篇
  2004年   497篇
  2003年   498篇
  2002年   439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158篇
  1999年   39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传统与现代、宗教与世俗、自由与保守、一元与多元是贯穿于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内在张力。分析和透视这些基本关系,不仅有助于更好地把握20世纪美国道德教育的历史脉动,而且对我国的道德教育改革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2.
本文主要论述了西方法治与德治思想的发展轨迹。西方历史上,许多思想家都把法治作为一种重要的治国方略,但在柏拉图之后却没有多少人能认识到道德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仁”是孔子伦理道德思想的核心,以道德个人主义为支点,倡导一种以生命契合为主要特征的人际伦理,追求一种以社会和谐为主要价值取向的社会秩序。“仁”思想是儒家关于人及人与人关系的最一般的价值精神,它所包含的人对人的关系、互助的道德意蕴,是可以融通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为人民服务和集体主义系列之中,可为我们建立平等、互助、和谐的人际关系及稳定而良好的社会秩序提供基础和保障。  相似文献   
994.
当前思政“第一课”已在高校生根发芽,形成高校党委书记、校长带头走进课堂,带头推动思政课建设的新常态。思政“第一课”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形成思想政治工作合力、推进思政课提质增效的必然选择,呈现教学选题个性化、教学内容导向性、教学组织联动性的特点,发挥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鼓励学生成长成才、培育学生爱校荣校情怀、为思政课带来新风、凝聚思政工作合力的德育价值。  相似文献   
995.
道德悖论的缘起与消解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道德悖论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人们运用理智,从不同的方面对于同一个道德行为进行分析,从而得出了相互对立的结论。所以,为了消解道德悖论,就必须转识成智,对于道德行为做到"以道观之"。  相似文献   
996.
本文梳理了赵树理与时代秩序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作家与时代表现出"代言与同构"、"直言与疏离"两种关系,以揭示作家与小说创作在不同阶段叙事策略选择的历史规定性与人物塑造的文化逻辑。通过赵树理小说创作与时代秩序结构意义之间的双向互渗关系,说明赵树理小说创作的独特性及对当代文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997.
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基础部分,应该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保持一致并为其服务。高校德育工作要按照和谐社会的要求去加强和改进,处理和解决好高校德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问题。从加强高校德育理念的创新、高校德育建设途径的创新、高校德育环境的创新等方面去建设和谐校园。  相似文献   
998.
刘平勇的小说集《另一种悬崖》,着力刻画了滇东北贫困农村的弱势群体形象,鲜明展现了他们复杂多样的道德生活、道德观念和道德境界.明确表现了作家强烈的道德批判精神,具有积极的道德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999.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共产党员追求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的道德理想,这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共产党员实践其政治理想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并保持其先进性的根本要求。为此,共产党在实践中必须正确处理好理想与功利,奉献精神与按劳分配,竞争与助人为乐等关系。  相似文献   
1000.
One important socio-cultural medium through which young children’s moral understanding is cultivated is parent/child discourse. Of particular interest to us was young children’s use of basic (‘thin’) evaluative concepts (good, bad, right and wrong), which are ubiquitous in everyday discourse and serve as a potential bridge from the non-moral to the moral domain. We investigated 14 2–5-year-old children’s (and their parents’) use of thin evaluative concepts and found that while they frequently used good and bad to morally evaluate other people’s and their own psychological/dispositional states and behaviors—as well as, less frequently, to highlight relevant standards, expectations and rules—they did not use right and wrong. In contrast, a sample of US written and spoken public conversation revealed that adults did. Reasons for this are discussed, along with the frequency of different types of moral evaluations, differences between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 and age-related tren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