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8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269篇
科学研究   55篇
体育   54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长白山森林生态效益资产评估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4  
根据作者调查资料 ,在与国内外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 ,以长白山汪清林区为例 ,提出了森林生态效益 (包括生命系统效益、环境系统效益以及生命系统与环境系统相统一的整体综合效益 )的资产评估方法与计量 :森林涵养水源价值评估与计量、森林CO2 固定价值评估计量、土壤保护价值评估与计量、污染物降解的评估与计量、森林病虫害防治价值的评估与计量等 ,并对此进行了计算 ,为汪清林区和我国实现森林资源资产化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2.
文章从文化生态学的视角,对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生态特征、相关影响因素和发展对策进行了探讨和构想,对国家战略层面的武陵山经济协作区构建和武陵山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33.
客家熟语是流传在客家地区的一种文化载体,是客家人集体智慧和普遍经验的总结。以"寻食"为主的客家先民,创造了大量与"食"有关的熟语,这些饮食类熟语不仅直观地再现了客家浓郁的山地饮食特色,还体现着客家人对"食"的理解,折射出客家人独特的饮食习俗和饮食人生,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和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4.
重新校录了近年发现的《大蓬秀立山普济寺众修十王生七斋记》摩崖题记,并首次刊布普济寺众修十王生七斋“女弟子名录”。该题记于唐文德元年(888)镌刻于四川营山县太蓬山透明岩石壁上,是目前巴蜀地区仅见有明确纪年的关于预修十王生七斋的摩崖题记,不仅对研究太蓬山历史,亦对研究巴蜀地区甚至整个晚唐十王信仰的传播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5.
于2006~2012年每年7月份在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百花岭地区对鞘翅目昆虫进行采集,通过鉴定,共发现22个科,64个种,其中,主要优势种群5个,分别为库光胫锹甲、双滴斑菁、橡胶木犀金龟、茶色金龟子和木棉天牛。并对优势种群动态进行了研究与分析,提出了相应防控建议。  相似文献   
36.
对山区不良地基的成因和影响等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山区不良地基的处理措施,并根据工程实践提出了具体的建议和相应的设计方案,消除了建筑物的地基隐患,为以后山区工程建设处理不良地基积累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7.
文章的目的是看散文这个风格上侧重自由、随意、和真实的文学形式,怎样被数以千计的前知青运用来叙写他们上山下乡的经历,并探讨知青记忆叙写中,文化震惊的记忆与重构,从而审视知青文化震惊的现象及其历史反讽意义。  相似文献   
38.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山意象往往意味着落后。山意象的这种含义不见于古典文学,显示了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重大区别,说明了中国文学现代性问题的复杂和多元。  相似文献   
39.
远古时期先民们以山居为主,与山岳的关系密切。"活物论"时期,山岳在先民眼中是与人平等的"活物";万物有灵观念产生后,山岳也有了"灵魂",进而产生了山精信仰及以山精为对象的图腾崇拜、自然崇拜;随着山岳信仰的发展,山精逐渐由精灵向神灵转化,于是产生了山神的观念。在五帝传说时代,由于对山岳的不断祭祀,山岳信仰的政治化倾向开始显现。  相似文献   
40.
广西宁明县花山岩画遗存上千年,是壮族先民创造的人类文化奇观,存在较多的未解之谜,同时也为世界留下宝贵的文化艺术遗产。花山岩画以偏居南疆国门一隅的悬崖峭壁,历上千年而不衰,从未停止传播壮族人民的神灵信仰观念、人生礼仪旨趣以及文艺审美观,可谓壮族瑰宝和人类文明。其传播研究成果值得与此情形类似的文化艺术和文化遗产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