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4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23篇
教育   332篇
科学研究   41篇
体育   29篇
综合类   52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9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30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桂北古村落是桂文化遗存的物化形式,蕴含了丰富的人文精神。现有的桂北古村落,人文历史文化厚重,保护与传承亟待高度重视。江头洲是桂北著名的古村落之一,古村落文化受到周敦颐理学思想的影响。随着旅游业的方兴未艾,古村落目前大多数已经成为旅游胜地。重视加强古村落文化遗存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是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2.
贫困村农民脱贫需求缺口在一般情况下是个经济问题,但若处理不好,则会演变为严重的政治问题,这一问题需要引起广泛的关注和足够的重视。以重庆市48个贫困村为例,在构建贫困村农民脱贫需求缺口模型的基础上,分析造成贫困村农民脱贫需求缺口的原因,并探究破解贫困村农民脱贫需求缺口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83.
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条件的复杂性,其路基工程的设计较为复杂且难度较大。以松建高速公路建设为例,对山区高速公路路基设计方案和全过程动态设计理念进行介绍。本项目在工程设计阶段重视现场地形、地质等资料的收集,结合以往的工程经验,有针对性地开展精心细致的设计;在施工过程中,及时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的变化,对原设计方案进行合理调整,为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同时进一步提升了设计成果的质量。实践表明,本项目的设计方案和设计理念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对今后类似工程的设计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84.
生态建设工程对鄱阳湖区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传谆  甄霖  王超  杜秉贞  胡洁  李鹏 《资源科学》2015,37(10):1953-1961
生态建设工程可在很大程度上快速改变区域土地利用/覆被格局。本文以鄱阳湖区域三个典型村落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手段和实地调研获取研究区生态建设工程实施前(2000年)、后(2013年)土地利用信息,在此基础上,结合农户问卷调查,从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Lj)、土地利用重要性指数(Ci)、林草植被覆盖度(I)指数等方面,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生态工程建设实施后,鄱阳湖典型村落土地利用程度均呈下降趋势,林草植被覆盖度呈上升趋势。这对于改善鄱阳湖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不同生态建设工程对鄱阳湖区域典型村落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差异明显。其中,退田还湖工程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性指数相对较高,对综合土地利用程度和林草植被覆盖度影响最大;“一大四小”工程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性指数也相对较高。单一的“一大四小”工程对土地利用程度和林草植被覆被度的影响较小,但“一大四小”工程与退田还湖工程重合部分使土地利用程度下降,林草植被覆盖度提升。退耕还林工程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性指数相对较低,其对土地利用程度和林草植被覆盖度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5.
马铃薯是一种全营养型作物,具有抗旱耐寒、适宜于高海拔地区耕作的特点;在乌蒙山区,马铃薯正由过去作为抗旱救灾的重要物资变成当前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然而,快速工业化背景下马铃薯生产发展跟不上社会需求,存在种薯质量差、品种单一、专业人才匮乏、产业化水平低下等问题。文章提出一系列举措推进马铃薯产业化,旨在促进农业增效与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86.
调查研究西部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并提出相应的教育对策,有助于西部贫困山区新农村的建设及其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西部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健康成长和发展。课题组采取抽样调查的方法,调查研究了西部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出结论: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成正态分布,其中,男、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总体状况比较起来,有一定差异,乡镇与边远地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起来,差异不显著,但有少部分差异,因此,应从四个方面进行改进:点面结合,因材施教,搞好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多种措施,增强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自尊、自信;改善贫困山区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经济条件,不断缩小贫困山区农村乡镇与边远地区,特别是与城市教师的差距;扶弱济困,对贫困山区农村女教师给予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87.
梁漱溟在山东进行乡村建设过程中,通过引进与开发相结合的手段,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乡村整钵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为推动乡村社会的发展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其重视人力资源的一些做法,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仍具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88.
夏布是清代江西省出口货物之大宗,被誉为江西第二大特产,其中尤以赣东宜黄、赣西万载加工的夏布最为精美。而棠阴又是宜黄夏布的主产地,以夏布漂白精美著称。从宋代到晚清,棠阴由一个家族村落发展为墟市再到夏布业中心市镇,发展水平超过当时的县城。以棠阴为中心,出现了一个连接晋豫沪闽诸省以及南关、朝鲜等地的海内外市场网络。这一历史变迁过程中,地方特色手工业的发展扮演了关键性角色,但自然资源和交通条件诸因素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89.
民族文化村寨是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的活栽体,加强民族文化村寨的保护与建设,保护民族文化,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黔南州三都水族自治县拉缆乡排烧村排烧苗寨,是一个原生态的、典型的、有文化内涵的民族村寨,本文以它为个案,探讨民族文化村寨的保护、建设、开发、利用等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0.
皖南黟县古村落规划中的文化与环境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南黟县古村落的规划中蕴含着明清之际深厚的社会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及其集自然与人文于一身的和谐融洽之美,与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徽商所奠定的雄厚物质基础戚戚相关,并且体现出古人“天人合一”的规划理念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