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2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815篇
科学研究   43篇
体育   80篇
综合类   83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66篇
  2006年   69篇
  2005年   61篇
  2004年   87篇
  2003年   99篇
  2002年   98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21.
The proliferation of predatory or bogus journals has been recognized as a threat to academic research, and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discover the experiences of authors published in these journals. Eighty authors who had published in journals identified as predatory were surveyed. We asked how the authors learnt about these journals, what they thought about the reputation of the journals, their experiences of peer review and the quality of feedback provided, and whether publication was driven by PhD or job requirement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a third of authors discovered the journals by web searches or responding to email invitations. Over half said the reputation and name of the journal were important in selecting a journal, although a third admitted that the journal they published in did not have a good reputation. The main reason for selecting the journals was the promise of fast publication (31.2% respondents). Only half of the respondents said that publication was driven by PhD or job requirements. Just over a third reported that peer review was good or excellent, and only 17.5% said that peer review was poor or non‐existent – over 70% thought they had received good feedback from the journals. Although the research was somewhat limited, it does indicate general satisfaction with the journals in which the authors published. Fast publication coupled with good feedback and encouragement to submit can make publishing in predatory journals so tempting that few authors can resist.  相似文献   
222.
江西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典型性与示范性,江西省民办本科院校通过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六项工程"的教育质量保障措施,使民办本科院校的教育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其教育质量保障措施特征是:树立质量意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重视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品牌专业和精品课程,强化教学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223.
外宣翻译人员应当具备基本的素质包括:扎实的外语翻译语言技能、坚实的汉语语言及文化基础、宽阔的国际视野。并且指出严谨的学术素养和良好职业道德及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优秀的外宣翻译人员必不可少的条件。  相似文献   
224.
高职人才培养过程中,紧紧围绕职业素养学习和职业实践学习两个核心,将学习情境和职业情境相互融合,建立"双核心、双情境"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具有课程设计系统性、教学内容实践性、教学评价多元性、能力提升渐进性特点。  相似文献   
225.
通过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现状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在校生、毕业生和企业反馈了不同方面的问题。针对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高职的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单一,高职毕业生就业角色定位不准等。文章尝试探讨了构建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社会实践体系,充分挖掘校内和校外实践的不同形式,希望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锻炼,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职业素质。  相似文献   
226.
编辑角色的综合化,对期刊编辑的能力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分析期刊编辑的能力素质要求,认为新形势下期刊编辑必须具备的能力素质是:优秀的政治素养、较强的业务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  相似文献   
227.
通过对近年来教育技术学科核心期刊的检索,发现与“网络”相关的一些关键词的分布特点,从而引发对现阶段网络教育的几点思考,指出目前“网络教育”仍不成熟,倡导在努力完善自身素质的基础上,不断努力提高我国网络教育的质量。  相似文献   
228.
新建本科院校大多以建设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社会为建设目标和办学定位,重视对学生的技能锻炼,而忽视了人文素质的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强,但可持续发展动力不足。新建本科院校应立足学校长远发展,立足培养优质人才,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改革,加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力度。  相似文献   
229.
民俗学教学视阈下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民俗学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可在"自主—合作"教学方式的引导下,以文化自觉意识去自主建构民俗知识,发现和认同家乡民俗,并由此生发对家乡民俗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与传承意识。这是提高大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30.
本文通过分析政府网站英文版存在的一些翻译问题,尝试构建涉及教学、实习和评估三个环节的应用翻译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关注网站本地化过程中的翻译问题对改变应用翻译教学适销不对路的现状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