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2篇
科学研究   1篇
体育   14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相对于以往的中国新诗,穆旦诗歌在联想的边际上走得更远,穆旦诗的异质性,主要就体现在语言和意象上。穆旦诗按意象的表现方式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面历史现实,以意象的原生状态实行着线性的连缓,直接歌唱时代:一类是以意象的变体为喻体,跳跃式呈现,形成一种内敛而自问的抒情向度,解剖自我。本文讨论的是穆旦诗歌的意象变体手段。文章以诗中频繁出现的“火”为对象,通过分析“火”在诗中的具体变化来说明穆旦诗歌的诗艺构想。  相似文献   
12.
本认为穆旦诗歌的智性倾向得力于他对当时的中国社会,特别是对抗日战争的体验和哲学思考,他的诗中流露出的对自我的探索、生死观及其选择与承担,既与西方现代主义息息相通,又和中国现实社会密切相连。  相似文献   
13.
王熙凤册子画与词中的凤、冰山、末世、金陵、从、令、休等元素,都是相互关联、依存和制约的有机统一整体中的系统质。楚狂的凤歌:“凤兮凤兮……今之从政者殆而”,王熙风形象假借了“风歌”的文化因子。她这只“凤”是家政的“从政”者。她威重令行,颇有令名;后贾母亡故,元妃大梦归,靠山冰消,君令抄贾府,家败于金陵,半世性命休矣。这是她的“一从二令三人木”。凤是象征,是共名,王熙凤称风,孔夫子被称风,曹寅也是风。“王熙风”,喻指康熙王朝之凤,即曹寅。其先辈“从龙入关”、“扈从入关”,曹寅父子三代从政于江宁(金陵)织造六十年,后期又兼从两淮盐政,与康熙王朝相终始。康熙寿终则靠山冰消。康雍易代,康熙“政尚宽仁”,雍正政尚“严刻”。在这两种政令下,先被“爱之加诸膝”,后被“恶之坠诸渊”,革职抄家,万事“休”矣;这是曹家的“一从二令三人木”之义。  相似文献   
14.
通过梳理韩丹先生体育基本理论研究的代表性成果,在对其学术观点高度概括与总结的基础上,凝练出区分体育与竞技,体现了超前的体育与竞技观、跳出中国看体育体现了国际化的视野、破旧立新构成韩丹体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倡导学术争鸣体现其敢于质疑的学术精神等特点。从韩先生的文章及书信中处处体现了韩丹先生不断完善自我、永不止步的学术追求及对青年关爱并寄予厚望,彰显礼贤下士的学术品格。  相似文献   
15.
穆旦诗歌充满了不同的自我的声音,展示了人类心灵最为丰富而神秘的一面.以"带电的肉体"和"丰富而且危险"的写作方式直逼当前中国诗歌中"那一团模糊不清的诗意",颠覆了现代诗歌中残留的古典性和传统性,在此之上建立的是一个独异的穆旦世界多重、分裂的现代自我,苦涩的现代感情,人与世界、人与自身之间更加暧昧而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元明杂剧中神仙道化剧所占比例很大 ,而八仙戏又是神仙道化剧中数量最多的一类。元明八仙戏的情节结构与叙事意向受到唐传奇《枕中记》很大影响 ,但由于时代精神不同而呈现不同的艺术风貌。元代八仙戏以马致远的创作为代表 ,他与李时中等人合作的《开坛阐教黄粱梦》取得了较高的成就。明代汤显祖创作的《邯郸记》是八仙艺术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相似文献   
17.
林丹的羽毛球中充满着艺术,他将羽毛球内化成更符合中国人理解的一项运动。通过文献资料、互联网中对林丹的报道以及个案分析发现,林丹的羽毛球风格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透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的闪光点。  相似文献   
18.
传统潮筝催奏速度与弦诗乐催奏速度存在较大差距。潮筝快速催奏法"突破八度对称"弹奏模式,揉合潮乐的其他催奏形式,使潮筝的催奏速度达到弦诗乐演奏的要求,从而提高了潮筝在潮州音乐中的地位,并且丰富了潮州音乐的整体表现力。  相似文献   
19.
《老子》是中国最古老的哲学典籍之一,它的哲学思想在历史上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主要以"道"为核心思想。《老子》并不是兵书,但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有涉及到军事方面的内容,主要阐述了他的战争观点。《老子》的战争观从现实出发,着眼于战争带来的危害性,提倡"无为",反对一切不正义的战争,但并非完全抛弃战争,战争是不得已而为之,正义的战争是有必要的,这种"不战而战"的思想对中国兵家有很大影响。文章对《老子》战争的起源、战争的策略、战争的后果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穆旦晚年的诗歌创作以对人生理想的反思为发端,展开了对现实社会的无情批判,并在一种独特的“冬天意识”中建立了个人的真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