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7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4455篇
科学研究   227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60篇
综合类   320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55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20篇
  2015年   124篇
  2014年   353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528篇
  2011年   509篇
  2010年   401篇
  2009年   308篇
  2008年   370篇
  2007年   422篇
  2006年   382篇
  2005年   346篇
  2004年   286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83篇
  2001年   140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前艺术类专业统考就评委这个环节而言,存在着考前辅导学生现象普遍存在、遴选方法过于保守、个别评委法制意识淡薄、评判"离群值"偏高等问题。提高担任艺术类专业统考评委的个人素质,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为此必须改进评委遴选制度,确保评委的专业素养;完善评委培训机制,提高评委的评价能力;加强评委道德素质教育,增进评委廉洁自律意识;建立民意反馈机制,提升评委队伍的"公信度"。  相似文献   
62.
高宗建炎四年五月,为抵御金人南侵,南宋在宋金边境设立了众多的藩镇——镇抚司.镇抚司的割据性很强,但镇抚司的设置并未导致南宋最终出现类似唐代藩镇尾大不掉的局面.绍兴五年四月,诸镇抚司尽罢.通过设置镇抚司,南宋王朝最终稳定了统治,其废罢同时,也是绍兴十一年收夺大将兵权前的一次成功预演.  相似文献   
63.
音乐具有非倾向性、审美性和倾向性三个层次的功能,其中非倾向性功能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后两种功能实现的基础.音乐能以情绪的方式满足人类精神生活的天然需要,儿童对音乐有着天然的亲近,并能对音乐这种意会性语言产生跨越时代与种族的心灵共鸣.儿童音乐教育应端正目的,放弃功利化的追求,遵循潜移默化的原则,秉承"顺应儿童天性、让儿童适才适性成长"的理念,以游戏精神为引导,在真正激发儿童艺术天性的基础上,以浸润和熏陶为基本手段,促进儿童音乐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相似文献   
64.
朱晓丹 《辽宁高职学报》2011,13(6):77-78,86
生态论教育思想是全球性生态危机背景下诞生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生态论思想与现代教育实践的融合对于当代音乐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当代中国艺术歌曲中有大量饱含生态论价值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必将是以生态论教育思想为指向的当代音乐教育所亟需的艺术资源,具有较高的生态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65.
严复与"同光体"成员关系密切,他与郑孝胥的交往长达数十年,与陈三立相见较晚但惺惺相惜。严复诗风亦受"同光体"影响,可谓宋诗派外围成员。在政治思想、文学思想上,严复与"同光体"成员也多有契合之处。从严复和郑孝胥、陈三立等"同光体"成员的交往亦可窥见向现代知识分子转型过程中近代士大夫的分化情况。  相似文献   
66.
夜曲是肖邦(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1810-1849)创作中最富于浪漫主义气质的体裁。文章选例肖邦的《降E大调夜曲》,从夜曲的体裁和作品本体两方面对这首广为流传的夜曲在作品的设计上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以期揭示出肖邦夜曲创作的艺术特点。  相似文献   
67.
傅天琳的诗集《柠檬叶子》,其突出特点是全显出一个"新"字,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感觉、新的呈色、新的成就。《柠檬叶子》的"新",犹如大浪淘沙,海底捞珠,想得深、发掘深,故而有深意、有新意,也引人深思。傅天琳悟性敏锐、深沉,她感悟生活,感悟真理,感悟人生。她的诗淳如佳酿提纯,质地升华,显示出真正的诗质、诗真。  相似文献   
68.
基督教会音乐从中世纪产生发展至今产生了格利格里圣咏、奥尔加农复调音乐、清唱剧等音乐形式,更有像亨德尔、巴赫、海顿、莫扎特等伟大音乐家,为基督教会音乐创作了大量不朽的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69.
Technology is a dominant mediating factor impacting on current human behaviour and social change, which both acts on and is acted upon by other phenomena. This changing social landscape, along with new expectations and requirements, drives our educational priorities and curriculum agenda.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prevalence of technology found in the statements and guidelines of the national Australian Curriculum. Further, the National Review of School Music Education identified 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y in school music education in 2005.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illustrate an understanding of technology in Music and the Arts that is both vague and limiting. In 2015 we are at a point of curriculum stasis, an equilibrium that highlights a disconnect between music, technology and Australian music education.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current secondary school Years 7–10 (ages 11–15 years) Music and Arts curriculum statements concerning the use of technology and compares this to the general capability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ICT) curricula. There is wide recognition that digital technology is essential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t this is not reflected in contemporary Australian Arts and Music curricula.  相似文献   
70.
本文以汉口学院《中国民族音乐欣赏》慕课为例,围绕中国民族音乐在大学生艺术教育中的实践,探讨慕课翻转模式的音乐教学对高校音乐教育生态系统的解构与重构,以期为高校音乐慕课+翻转课堂模式的良性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