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49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452篇
科学研究   213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43篇
综合类   242篇
文化理论   15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01篇
  2014年   270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408篇
  2011年   394篇
  2010年   292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90篇
  2007年   346篇
  2006年   305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27篇
  2003年   184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07篇
  2000年   67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 毫秒
71.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观察法,对二十四式太极拳套路运动节奏与音乐节奏进行了分析,对太极拳运动特点、太极拳教学发展趋向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从而使音乐内涵融合于太极拳中,以提高竞技太极拳运动的观赏价值。1前言太极拳既是一种合乎生理和体育原理的健身运动,又是一种治疗疾病的有效手段。简化二十四式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选取二十四式编成的。学习简化太极拳不仅是对中华。  相似文献   
72.
Technology is a dominant mediating factor impacting on current human behaviour and social change, which both acts on and is acted upon by other phenomena. This changing social landscape, along with new expectations and requirements, drives our educational priorities and curriculum agenda. There is no denying the prevalence of technology found in the statements and guidelines of the national Australian Curriculum. Further, the National Review of School Music Education identified the importance of technology in school music education in 2005. The curriculum guidelines illustrate an understanding of technology in Music and the Arts that is both vague and limiting. In 2015 we are at a point of curriculum stasis, an equilibrium that highlights a disconnect between music, technology and Australian music education.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current secondary school Years 7–10 (ages 11–15 years) Music and Arts curriculum statements concerning the use of technology and compares this to the general capability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technology (ICT) curricula. There is wide recognition that digital technology is essential in teaching and learning, but this is not reflected in contemporary Australian Arts and Music curricula.  相似文献   
73.
Traditionally, the teaching of music has tended to be a professional subject within the training of virtuosos in conservatories or a playful subject taught in schools, without due consideration given to the potential it offers to developing cognitive capacities. Advances in neuroscience highlight the importance of learning music in relation to the cognitive benefits derived from its practice. Brain exploration techniques show that practising music places a significant demand on the most developed cognitive functions of the human being, confirming the intervention of different cerebral areas involving a large portion of the brain and an increase in attention and concentration levels. After carrying out a literature re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question, some of the most common findings in all fields of musical education are cited, considering aspects that are of particular relevance today, such as interdisciplinarity, emotion, cooperative learning, self-regulation and creativity.  相似文献   
74.
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精髓灵魂。美好的声音离不开情感准确的抒发和表达,声乐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声乐作品情感的表现力无疑是声乐教学中所要关注的重点。本文就声乐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5.
高师音乐学专业担负着为我国基础音乐教育培养合格师资的重任。多年来,受传统思想束缚,高师音乐学教学改革行动迟缓。随着社会的发展,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就业大环境下的社会需求,为此,笔者进行大胆设想:即由原来的传统链条一举扩展为胎教——亲子园——校外各类儿童音乐教育(舞蹈、声乐、器乐等)——校外各类青少年音乐教育——各类成人音乐教育——各类中老年音乐教育——社区音乐文化教育这样贯穿于人们一生各个阶段的新的教育链条。  相似文献   
76.
宋元戏曲音乐与明清戏曲音乐之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戏曲是我国传统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综合性舞台艺术,而戏曲音乐是这一综合艺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戏曲在宋元时期已经形成,到明清时期形成发展高峰,所以,宋元时期和明清时期是我国戏曲音乐发展史上的两个极为重要的历史阶段。本即对这两个时期我国戏曲音乐的主要特点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77.
流行音乐在我国自有史书记载以来就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着巨大的影响。在创作形式和演出形式上都体现了这一乐种对时代的敏感性。因此,对流行音乐作一个正确的评价是非常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78.
随着电脑多媒体技术的日益成熟,音乐教育的方式也在逐步地趋于数字化,其作用和成就体现在现行音乐教育的各个方面,如钢琴集体课、和声教学课,视唱练耳课以及其他许多可以利用电脑资源的教学课程,这不仅节省了大量的教育资源,同时也改变着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为现代音乐教育拓展出了更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79.
音乐教育作为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种教育形态,必须顺应时代的脉搏。音乐教育的现代化,不仅是教学设施装备的现代化,而且更是教育意识,教学行为模式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80.
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是教育人类学家米德(M·Mead)提出的文化传递过程的三种模式.笔者从这三种文化模式出发,立足于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探讨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现象,并分析原因,提出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