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502篇
科学研究   86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15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ABSTRACT

This article proposes a triple legacy of the expressive culture of the 1960s and 70s. Late twentieth century feminism, discourses of gender equality and the advent of modern confessional culture liberated women’s women’s voices, producing self-realising narratives and a shift in women’s facility to produce authentic ‘reflexive projects of the self’. Drawing on oral history interviews with women born in the 1940s in the United Kingdom, Australia and North America, a new concept for a distinct genre of women’s oral history narrative is advanced– the feminography – in which we hear women owning their voices and the stories those voices tell.  相似文献   
132.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narratives of three political prisoners transported to New South Wales and Van Diemen's Land: the French-Canadian François-Xavier Prieur, the American Linus Miller, and the Irishman John Mitchel. It shows that the three ‘politicals’ sought to portray the suffering of political convicts as greater than that of the convict majority, from which they distanced themselves in terms of class, piety and honour. It also demonstrates how the three men critiqued the British Empire and the convict system in Australia, how they wrote (in some instances, re-wrote) their lives for their audience, and how they defined themselves in the convict colonies.  相似文献   
133.
《将进酒》是李白乐府诗中的代表作,诗人用清新自然的语言、丰富奇特的想象及大胆贴切的夸张展现了自己奔放豪迈的气势,也表达了自己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功能文体学为我们分析诗歌的结构潜势及意象表达提供了一个理论分析框架,通过分析诗歌的逻辑意义和经验功能探讨诗歌的语篇生成过程,进而归纳出诗歌的象征意义及主题。  相似文献   
134.
金庸小说大部分采用全知视角来叙事。通过全知视角作者带领读者进入一个瑰丽无比的武侠世界。利用全知视角的叙事特点,作者全面掌控故事,或向读者做出详尽的解释和评价,或留有伏笔做铺垫,予取予夺,尽在自己的掌握之中。这种叙事策略在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上取得了非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5.
由于长期闭关锁国所造成的封闭性,公案小说并没有学习到西方文学中先进的叙事技巧,而是在延续着传统古典小说的基本模式,长期以来停留在一个表面的、感性的层面。为了适应这种叙事模式,浓重的封建迷信思想、对故事情节的高度重视及对人物性格塑造的压制和漠视等叙事性因素都被纳入到这个轨道之中。  相似文献   
136.
19世纪末 2 0世纪初及新文学运动前后 ,是中国叙事诗艺术由古典向现代形态演进的关键时期。西方叙事诗学及其文学的影响与中国抒情文学中心地位的式微 ,使当时的”新体”叙事诗创作及其理论批评 ,呈现出新的创作形态与艺术追求。五四新文学运动前后“白话叙事诗”及其创作形态的出现 ,为中国叙事诗艺术现代文体类型的确立与理论批评体系的重构 ,规定了基本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37.
胡玮  华薇娜 《图书与情报》2007,(2):76-80,84
文章通过检索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数据库,收集了国内三所重点大学信息管理专业在1998-2004年间的核心期刊上发表的全部文章,在一系列归类整理、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对三个单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相似文献   
138.
中唐窦常、窦牟、窦群、窦庠、窦巩兄弟五人(世称"五窦")以诗享有盛名。五窦的人生经历相似,他们的一生几乎都是在隐居、入幕和仕途升迁中度过的,五人出仕后均长年漂泊异乡,兄弟难得相聚,于是诗成了五窦传递感情的主要载体。文章从窦氏兄弟表现亲情的诗歌入手,探究五窦亲情诗的写法和情感蕴藉。  相似文献   
139.
薇拉.凯瑟在创作上经常进行大胆尝试而使其作品具有独特的叙述魅力。她继承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但又敢于突破传统小说的旧框架,将主观情感融入客观现实,引入印象主义技巧,以及运用内化的叙述视角而使其作品独具风格,体现出由传统向现代的走向。  相似文献   
1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