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0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502篇
科学研究   86篇
各国文化   14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155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3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8篇
  2020年   52篇
  2019年   64篇
  2018年   58篇
  2017年   65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105篇
  2014年   336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333篇
  2011年   301篇
  2010年   289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268篇
  2006年   244篇
  2005年   214篇
  2004年   181篇
  2003年   155篇
  2002年   112篇
  2001年   100篇
  2000年   4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51.
"日常世俗生活",本来就是小说叙事的原点。然而,当小说由文坛边缘走向中心,取代了诗歌、散文的正统正宗地位,特别是共和国"50-70年代"文学,由于过分凸显文学的教化功能与"工具"作用,拒斥小说消遣、娱乐属性;由于国家意识形态话语对文学的强权规约,特别是对"政治第一"评价标准的绝对性强调与夸大,小说叙事越来越疏离和拒斥日常世俗生活而走向有关"民族—国家"的一体化宏大叙事,否定人的正常物质欲求,以理想代替现实,用精神代替物质,让阶级性代替人性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文学染上了急功近利、充满了乌托邦色彩的政治狂热症。  相似文献   
952.
“70后”的成年礼——论《少年巴比伦》的启蒙叙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将路内的长篇小说《少年巴比伦》放置于世界文学成长小说的语境中进行解读,对身体与启蒙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试图以此为例对"70后"的审美特征及局限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53.
言为心声,作家通过自传的形式来向外界抒发自己内心的志向,以此来与外界进行抗争,希望得到外界理解和支持。这是中国现代作家进行自传创作的一种动机,本文从这些作家的创作动机入手去分析这类自传,还原他们的内心真实感想,理解认识他们的人生志向。  相似文献   
954.
园林艺术在唐五代词的发展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探讨园林艺术与唐五代词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园林艺术在唐五代词发展过程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955.
微型小说是一种极短的叙事性文学体裁,它不仅在形制上有别于其他的叙事文学,在叙事艺术上也呈现出自己的特色。微型小说的叙事时间变形,从顺序上来看,多为倒叙预叙,极少为顺叙。从时距上看,表现为故事时间与叙事时间的极不相等,如省略和停顿。从频率上看,单一叙事的反复和重复叙事造成快速的情感叠加和比对,在有限的篇幅中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956.
乔治·艾略特的最后一部小说《丹尼尔·德隆达》是处于创作巅峰时的一次大胆创新。艾略特第一次将对犹太民族的同情心和更为宏大的历史、政治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提升了小说的道德主题。小说中精湛的心理分析、象征主义的运用、反传统的叙述方式和开放式的结局等实验性表现手法的运用进一步增强了小说的现代性。《丹尼尔·德隆达》的成功预示着艾略特的小说创作达到了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957.
本文基于对原型批评和福克纳一些作品的研究,将福克纳的《押沙龙,押沙龙!》与圣经故事进行比较,力图从原型批评角度对本作品进行分析和探讨。文中运用"置换变形"的原理再现圣经原型在作品中的置换。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圣经原型来剖析人类社会的一些共有主题和南方失败的必然性。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圣经主题在作品中的重述,来揭示和讽喻美国南方乃至整个人类社会道德价值观沦丧的悲剧性下场。  相似文献   
958.
文章要重点探讨叙事视角的切入方式,看似是故事的行为者在行动,实际上是作者与文本中的行为者在构建文本叙事,其中两者的叙事视角的相互作用决定了叙事的方式,进而构建了叙事张力。叙事张力通过各种叙事策略,尤其是通过多重叙事视角来完成叙事,从而激发阅读的欲求。  相似文献   
959.
主客的“融合”与“分离”原是用于评说汉赋的创作特点,本文借此术语概括杜甫与茶山叙事诗的不同特点。诗圣杜甫亲历了给唐代社会和人民带来巨大灾难的安史之乱,创作了以“三吏”为代表的大量叙事诗,其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艺术手法为无数后人推崇和仿效。相距千年,18世纪末在朝鲜半岛诞生了有“杜甫还生”之称的实学思想家和诗人丁茶山。丁茶山面对朝鲜王朝末期传统社会体系崩溃前危机四伏的封建统治、混乱不堪的政治经济、水深火热中挣扎的劳苦百姓,写出了许多反映现实的叙事诗,最高成就之一是对杜甫二吏的效仿之作。本文以杜甫与丁茶山的“三吏”为例,探讨两位伟大的诗人在诗歌叙事中,表现出的“主客融合”与“丰客分离”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960.
网络空间是网络小说独有的叙述情境。网络写手是存在于网络空间,区别于传统叙事作品三重主体身份之外的、以网络小说为活动圆心从事创作、阅读和批评等交流活动的网络小说的第四重主体。网络写手在与网络小说其他3个主体身份——作者、叙述者和隐含作者进行身份转换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形成了网络小说叙事文本互动性和开放性的特征。但是,网络写手在网络小说隐含作者逐渐退缩的情况下,逐渐陷于一个尴尬的表达困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