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0645篇 |
免费 | 183篇 |
国内免费 | 96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16298篇 |
科学研究 | 874篇 |
各国文化 | 145篇 |
体育 | 1204篇 |
综合类 | 1425篇 |
文化理论 | 118篇 |
信息传播 | 86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6篇 |
2023年 | 27篇 |
2022年 | 106篇 |
2021年 | 261篇 |
2020年 | 346篇 |
2019年 | 255篇 |
2018年 | 174篇 |
2017年 | 216篇 |
2016年 | 217篇 |
2015年 | 612篇 |
2014年 | 1532篇 |
2013年 | 1569篇 |
2012年 | 1876篇 |
2011年 | 1759篇 |
2010年 | 1406篇 |
2009年 | 1139篇 |
2008年 | 1346篇 |
2007年 | 1643篇 |
2006年 | 1460篇 |
2005年 | 1175篇 |
2004年 | 1061篇 |
2003年 | 881篇 |
2002年 | 788篇 |
2001年 | 553篇 |
2000年 | 293篇 |
1999年 | 92篇 |
1998年 | 34篇 |
1997年 | 33篇 |
1996年 | 31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8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71.
摘要:近现代以来,中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从无到有、由零碎到系统,体育课程建设始终存在国际性(西方化)和民族性(传统体育)两条基本路线。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国际性和民族性两个视角分析中国学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演进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学校体育课程的形成与“体操”盛行;武术成为学校体育课程合法内容与西化程度逐渐提高;传统体育几无建树与国际化建设几经波折;武术等传统体育项目进一步受到重视与国际性建设主导地位形成。对不同阶段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历史环境等的分析发现:我国体育课程的国际性与民族性发展呈现出“非同步性”、“社会依赖性”、“差异性”、“长期性与阶段性相统一”以及“科学性与非科学性同在”六方面演进特征。 相似文献
72.
摘要:国民文化心态综合体现着中华文明的印记与传统文化的培塑,是一种对自己本民族文化与价值观念所持有的总体态度,容易受到社会心理导向的干预,进而对国民文化认知产生影响。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家族面子与武术的“入奥”追求,他人面子与武术“能打”的证明以及自我面子与武术的“优越”情结3个层面,探讨了当前中国武术的发展问题。研究认为:不可兼容的中西文化差异,特殊的国民文化心态以及不全面的武术本土化认知,导致中国武术在对“自我认知”与“他者认知”的时候出现误区。在此基础上,提出:要实现中国武术的体面发展应该坚守文化自觉的主张,加快武术现代化转型;树立文化自信的观念,摆正武术的文化姿态;培育自尊自强的国民心态,确保武术的理性发展。惟其如此,才能从更全面、更客观的视角看待武术、发展武术。 相似文献
73.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困境及对策进行分析,旨在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思路。研究认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的困境包括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阔,自然环境相对恶劣、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发展缓慢、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环境相对复杂、少数民族地区地方政府民族特性浓厚、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结构比较复杂、居民主体意识比较淡薄、少数民族地区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面对这些困境,我们要转变政府职能,强化少数民族地区政府体育公共服务意识、提升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加大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开发、加大少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公民参与制度和渠道的力度、创新民族地区体育公共服务供给模式等。 相似文献
74.
摘要: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有其特殊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功能,它不仅传达着一种文化,更传递着一种精神,而武化教育的实质就是倡导武术精神。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科研方法,围绕着武化教育的实质,以及武术精神的当代价值等方面展开论述,其目的是更加全面地了解武术所蕴含的精神价值,探讨其在时代背景下如何发挥其自身优势更好地服务当今社会。研究认为:武术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不仅成为凝聚民族力量、彰显国家意志的利器,而且对于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应该大力弘扬武术精神中所表达的“忠、义、信、勇”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提振民族精神,团结民众,凝聚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对于进一步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培养国民的尚武精神,更好地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5.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在简要回顾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得出地域武术面临着地域数量“有限性”、空间边界“稳定性”、文本表达趋同性、研究方法滞后性等现实困境,造成了对地域武术浅层叙事和诸多曲解现状.突破现实困境需要我们具有地域空间重绘、地域纵向横向比较、交叉学科成果借鉴、多元方法引入等综合意识,形成动态地域武术观. 相似文献
76.
刘海英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17,37(3):101-103
广东体育有着光荣的传统,广东优秀的体育文化资源是广东体育事业不断发展进步所取得的一系列优秀成果的结晶,是广东社会的重要标识.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广东优秀体育文化不仅推动了广东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丰富和充实了中华体育精神的内涵.其所蕴含的时代精华、教育思想和创新精神是培养优秀体育新人的优质资源.将广东优秀的体育文化资源与校园体育文化建设融为一体,协同育人,不仅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建设体育强省、实现广东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并能为健康广东和幸福广东建设奠定了良好的社会基础,是我们增强文化自信的最宝贵基石. 相似文献
77.
传统武术是我国勤劳智慧的古代人民在农耕文明下创造的文化瑰宝。峨嵋盘破门武术集儒道佛学、哲学、中医学、伦理学、兵学、关学、气功等多种传统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具有传统思想性、实战技击性、强身健体性、怡情铸志性等文化特征,峨嵋盘破门武术文化也是峨嵋派武术文化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传统的、优秀的、独特的民族文化形式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78.
黄继章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1):54-55,64
通过在医学、体育学和教育学健康教育的分析中试图解读我国高校学生健康和健康教育现状及归因,以求从建立稳定健康意识的角度出发达到健康教育的实效,为高校实施健康教育提出建议,为改变大学生日趋下降的健康状况提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79.
影响足球攻击性防守质量的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大魁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08,16(2):40-41
本文从心理、运动素质、技术和战术等方面对影响攻击性防守质量的多个因素进行分析,同时阐述了足球攻击性防守的概念、特点、表现形式以及与规则的关系等问题,认为攻击性防守是当今高水平足球比赛的防守主旋律。 相似文献
80.
Tao Xiong 《Discourse: Studies i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ducation》2012,33(4):499-516
While increasing attention is being paid to the ideological debate on Confucian-influenced cultural values communicated in Chinese language textbooks, EFL textbooks remain under-examined since the TEFL/TESOL is typically assumed to be ‘technical’ and ‘neutral’. Drawing on critical theoretical perspectives on curriculum, education and applied linguistics, I take the position that language textbooks need to be seen as social and cultural artifacts. By a discourse analytical approach, this study explores how cultural and moral values are constructed in textbooks by various linguistic and rhetorical resources. It is found that in such textbooks dominant cultural and moral discourses are occasionally contested and resisted by competing discourses. These conflicts and ambivalence concerning different cultural discourses highlight the possibilities of critical reading and critical pedagogy.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