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95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7680篇
科学研究   597篇
各国文化   34篇
体育   86篇
综合类   380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139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15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81篇
  2017年   88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211篇
  2014年   714篇
  2013年   649篇
  2012年   760篇
  2011年   852篇
  2010年   671篇
  2009年   593篇
  2008年   649篇
  2007年   806篇
  2006年   719篇
  2005年   625篇
  2004年   504篇
  2003年   521篇
  2002年   404篇
  2001年   339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35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9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20世纪80年代之后西方文论成为文论的主要资源,中国文论走上了追随西方文论为中心的发展之路。在翻译引进西方文论的过程中,翻译主体发生了创造性叛逆和突变。这一时期中国文论话语的走向进入了两难境地,当前只有以自身的文论规则来创造性消化吸收西方文论话语,才能真正的做到西方文论的中国化,中国文论才能在和西方文论的交流碰撞中进行现代性的建构。  相似文献   
992.
20世纪90年代女性都市小说受到文坛内外的广泛关注,这与女作家们确立了与阅读市场相匹配的叙事策略有密切的关系。女作家们在创作小说时,把蒙太奇结构、场景的迅速切割转换、空间造型意识、视听效果的意象呈现等大量影像叙事手法运用其中,有效地开拓了中国小说的传统叙事空间,并让影视传媒及读者对她们的小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影像叙事在给女性都市写作带来巨大的商业利益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蚕食了文本的深度想像空间,损失了作品的思想内涵。这是女作家们要超越自我时所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993.
包括体育文艺和体育文学等在内的体育精神文化是中央苏区体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适应于苏区体育的群众性,因而具有强烈的大众性特征。苏区丰富的体育精神文化的出现,既有赖于中央苏区领导者和体育工作组织者们的高度重视,也得益于苏区广大群众的参与和创造,对推动苏区体育运动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994.
语言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在人类生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有心理方面的功能,更有社会文化方面的功能,其中研究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录传功能、录传渠道和方式,对探索语言的发展及其内部规律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95.
996.
近年来艺理论与批评界出现了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拓展学术研究空间的新气象,例如:生态批评走向学术前沿;关于网络学的理论研究与批评;艺理论走向化研究的新动向等,这些都是艺理论界高度关注的具有时代意义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997.
经典与流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学现象,但如何确定经典与流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是很值得深思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998.
周扬在20世纪30年代热情介绍苏联文艺界,第一个全面完整地阐释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20世纪40年代他翻译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美学著作并介绍他的美学思想,主张文艺创作以歌颂为主并与暴露派进行论争。这些文艺理论活动,为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产生提供了部分的背景材料或文化资料。《讲话》的产生更给周扬的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创造性的活力,他根据《讲话》精神阐释文艺的大众化问题、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使他的文艺思想更为成熟,具有了理论联系实际的生命活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999.
先秦文学的叛逆精神对叛逆文学传统的形成以至于中国文学的走向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上古神话中那些具有叛逆意识的作品,是文学叛逆精神的源头;《诗经·魏风·硕鼠》是叛逆文学传统的开端;庄子对社会统治秩序和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否定,将文学的叛逆精神推向了时代的高峰。  相似文献   
100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文坛上出现了许多引人注目的文学论争,文学批评界看似热闹非凡,而实则存在一系列隐患。文章以新近出现的贾李之争为研究个案,从而透视出中国当代文学批评的诸多缺失,并针对此种病象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设性意见,以求对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有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