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22篇
  免费   428篇
  国内免费   359篇
教育   23335篇
科学研究   2462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2107篇
综合类   1862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826篇
  2024年   22篇
  2023年   49篇
  2022年   475篇
  2021年   805篇
  2020年   921篇
  2019年   645篇
  2018年   359篇
  2017年   360篇
  2016年   399篇
  2015年   794篇
  2014年   1927篇
  2013年   2462篇
  2012年   2573篇
  2011年   2593篇
  2010年   1859篇
  2009年   1705篇
  2008年   1829篇
  2007年   2271篇
  2006年   2012篇
  2005年   1684篇
  2004年   1454篇
  2003年   1228篇
  2002年   850篇
  2001年   706篇
  2000年   316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50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71.
《Africa Education Review》2013,10(3):478-492
ABSTRACT

The expectation in education today is that pre-service teachers should graduate from teacher education adequately prepared to teach with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 that have potential to enhance curriculum delivery, hence improving quality of education. However, research shows that pre-service teachers are graduating from teacher education underequipped to teach with ICTs. 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why, given the deployment of ICT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the new teachers remain underprepared to teach with ICTs. Qualitative research approach was employed in this study, whereby randomly selected pre-service teachers were interview respondents. Written reflections on their preparation to teach with ICTs also formed part of the data collected. Technological Pedagogical and Content Knowledge (TPACK) theory was embraced to guide the study. Analysis of the data shows that the main contributing factor of the new teachers’ under-preparedness to teach using ICTs is the quality of instruction they receive during their training.  相似文献   
972.
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社会危机催生了社会学取向的课程史研究.到90年代,为应对美国教育日益突出的文化紧张,课程史研究适时从“社会”转向“文化”.这一转向不仅促成了课程文化史的兴起,而且为学校实践空间日益萎缩的美国课程学者创造了新的实践空间与方式,这便是将课程理论直接看成是实践,同时转入广域的文化社会领域,通过对美国学校中的支配性文化展开福柯式的历史揭示,使课程理论成为文化批评实践.  相似文献   
973.
《才溪乡调查》是毛泽东农村调查研究的典范之作,是中国共产党中央苏区时期乡村建设的“品牌”,它既是当时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设的宝贵借鉴,而且对于当今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当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应该建立在调查研究基础上,坚持群众路线、关心农民利益,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和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农村经济。  相似文献   
974.
大学英语教学要符合社会对大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要求。高校的英语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使用语言的技能。在学前教育专业英语课程建设中应有明确的职业导向:以培养幼儿英语教师为立足点,分阶段实施教学课程,全面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注重专业技能培养。  相似文献   
975.
《海上花列传》用娓娓的絮语讲述了一群青楼女子的日常生活以及她们与各色嫖客情爱纠葛的故事.由于近代欧风美雨的思想浸润和都市商业文明的注入,文本便具有了时代新质.得近代风气之先的作者韩邦庆用自然而朴质的笔法书写了这些青楼女子初步具备的自主自立意识.表现在她们对父权传统规约的大胆反叛,在近代都市消费语境下滋生出的崭新利欲诉求以及对传统两性关系的大胆解构.这些颇具现代意味的摹写令文本中的女性一定程度上充当了妇女解放急先锋的角色.正是在这个维度上,《海上花列传》具有了充盈的价值和意蕴.  相似文献   
976.
课程评价突出表现为以选拔与淘汰为价值取向的考试评价,作为分数的符号之所以大行其道.是因为分数符号具有诸多的交换价值。课程评价能以符号代替真实,其根源在于课程评价的表征要求,而质性评价主观性强,在国家层面上是无法操作的,所以课程评价最终以分数符号居于主导地位。课程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反映了分数符号与社会的交换,分数符号代表课程的社会功能实现程度。分数符号不是简单的符号,它是有价值的,它凝结着学习者学习时间的累积,对学生来说,分数在一定意义上是时间累积的等价交换。分数符号与教学也有交换,评价与教学是一个矛盾的两个方面,忽视评价的教学就是在否定课程目标,当教学没有目标时,教学也就不存在了。  相似文献   
977.
认证制度是保障与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认证制度来进行保障。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认证制度,需要在积极营造良性制度环境的条件下,在对认证制度进行合理性论证的基础上,从社会规范、社会关系和文化认知等三个层面进行系统化的建构。  相似文献   
978.
课程是以当时社会、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改革为背景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为社会、经济、文化改革产生了新的教育目标、教育价值观,从这些新的教育目标、教育价值观中又派生出新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纵观近代教育发展的历史,可见应用型课程的形成及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979.
农村职业教育在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正处在转型期,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流动是其主要特征。在这一背景下,提高农村劳动人口就业能力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也成为农村职业教育必须承担的责任。本研究基于对就业能力理论和社会需求特征的分析,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方面对农村职业教育课程提出了思考。  相似文献   
980.
新建本科院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堂教学是影响教学质量的最主要因素,科学合理的评价一堂课的优劣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我们旨在给出较为合理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和课堂评价数学模型,开展教学的良性竞争,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不断提升办学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