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98篇
  免费   11篇
教育   1521篇
科学研究   5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7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109篇
  2013年   101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23篇
  2010年   105篇
  2009年   124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13篇
  2005年   11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1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62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80年代后期中国小说没落的原因有二 :其一是时代的发展使大众认识逐步普及深化 ,其二是什么是小说的认识还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种没落是一个转折和一个文学艺术自觉期的苏醒与启蒙。其重构形态表现在 :不再把文学当作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工具 ,题材不再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和蜂拥性 ,重视艺术直觉 ,艺术对象选择的宽泛 ,重视艺术感受和艺术发现  相似文献   
52.
中国古代小说中普遍存在“心理缺失”现象。其形式表现为叙述视角等技法的长期滞后,直接原因是古代小说家游戏、载道等偏颇落后的文学观,根本原因是社会生活黑暗严酷个体无法把握个人命运、民族文化中缺乏个体精神的存在空间。从美学观念看则与古代小说家创作上没有明确的“审美距离”意识有关。  相似文献   
53.
沈从文小说在内容和表现手法两方面均受到民间文学的影响,民间文学是沈从文的创作源泉之一,他从民间文学中汲取了许多营养,使自己的作品呈现出民间文学作品的独特韵味,从而更具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4.
由于农业集体化组织的影响。在传统乡村社会中占据重要位置的“家庭”丧失了它原有的身份.开始变得可疑起来:首先,它的现实存在被历史影像遮蔽了.个体将因为其根据家庭物质条件所规定的阶级属性而获得一定的现实社会地位,同时,家庭的现实状态又会被集体按照与其历史面貌所不同的方向加以改造.其次,家庭的职能越来越趋向于单一的生产层面。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劳动能力被强调,两性之间的差别被忽略不计。再次,个体挣扎并脱离它的行为在集体的背景下合法化,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分家在“十七年”农村小说作家的笔下成为了一种屡见不鲜的现象.  相似文献   
55.
晚清出现的一批取材于未来"新中国"想象的乌托邦小说,在特定历史语境下,不约而同地形成了一些相近的主题特征。视君主立宪制度为中国走向富强的完美政体、科教兴国尤其是科技强国的治国方略、黄/白对立的种族冲突模式、实现世界永久和平乃至天下大同的高远理想,是其较为明显的主题特征。  相似文献   
56.
稀见本《宣讲博闻录》由岭南晚清善堂组织调元善社编撰,属文言圣谕宣讲小说,内容围绕康熙圣谕十六条的主旨展开,多取材于当时新鲜有趣的奇闻逸事,人物形象贴近生活,注重情节和环境的铺陈渲染。  相似文献   
57.
何文小说中的"恶浊"人物,是一班颇具时尚色彩的"现代阿Q",他们是大社会的一个缩影.何文小说把故事、场景、人物的行为和心理,汇成一股"叙述流".这样的"叙述流"与生活的原生样貌和原始进程有着最密切的"共时性"和共同频率.  相似文献   
58.
广西三剑客中,李冯的作品特点最鲜明,最容易命名。其小说明显分为两类:一类是戏仿历史题材,另一类是现实经验题材。两类小说均有鲜明的文体独立性。前者对经典作品中的人物取一种分析与实验的态度,既有解构的游戏意识,也有建构的历史冲动。后者中的人物都有一种不同于世俗的内心激情,这种人物形象的出现,显示出我们赖以生存的社会业已出现的巨大变化。  相似文献   
59.
作为当代文坛的“江南才子”,从上世纪80年代登上文坛至今,在30多年的时间里,苏童以飞扬的想象、优雅的语言、如水的叙述建构了他独特的小说世界,开拓了当代文学的视野。他的小说呈现出一种别样的美学风格,主要表现为精致而绵延的叙述、现代艺术手法的运用及感伤主义的美学风格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60.
新写实小说给广大读者展示了大量的生存苦难,这种苦难的集中化叙述方式客观上为悲剧精神的高扬创造了一定条件,但实际上却没能让人感受到具有冲击性的悲剧力量。苦难叙述的集中与悲剧精神的消解这一悖论的形成与新写实文本过分关注世俗生活、善用反讽手法,与新写实作家“匿名启蒙者”的写作姿态和牢骚满腹的怨恨意识,与读者的接受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