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204篇
科学研究   27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计算机辅助语言教学(CALL)在我国的英语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以重庆市首届重点高中中青年教师优质课竞赛(英语)决赛中应用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的情况为基础,探讨了计算机辅助英语教学运用于高中英语教学的优势及其当前所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如何克服这些不足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42.
论浙江内生型企业集群的优势与局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悠久的工商传统、特殊的文化氛围、人口资源压力等诸种因素是浙江市场主导的内生型企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这种集群模式具有重视市场营销、强调自身发展动力、产权明晰等优势,但其在思想基础、产业组织、企业管理、产品层次结构上有其局限性。  相似文献   
43.
本文通过对电子档案与纸质档案的比较,认为二者各具优劣,互为补充,在未来相当长的阶段将处于并存状态,不能相互取代.并提出了实行"双套制"管理是二者有机结合,扬长避短,最大限度发挥为人类信息存贮和传播提供服务的作用.  相似文献   
44.
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基本上沿用一个模式,尤其是高职艺术设计教育仍未从普通本科艺术教育的母体中分离出来,其特色没有完全凸现。文章以装潢艺术设计为例,通过将国内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与国外及台湾地区的同类教育进行比较研究,结合艺术设计人才市场的需求,探索了办好高职艺术设计教育的改革之路。  相似文献   
45.
全球变化是一门新兴学科,其内容的综合性和交叉性决定了这门学科需要多媒体教学形式.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多媒体辅助《全球变化》教学的优势和因课程本身及课程外的因素而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并提出了确立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师生的情感交流、精心加工和优化幻灯片和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应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的对策,对有效地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的整合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6.
陆士谔自觉将上海作为创作对象,把上海塑造成一个中外文化交融的“奇观”化大都市。其小说创作既体现出上海地域文学的风貌,又具有超越性的一面。上海成为关照社会的镜子和隐喻。中西对比、对上海世俗风情的批判与对西方现代化的向往构成了其小说隐含的内在结构,使其成为了社会风俗批判的文本。不过,这种“奇观”书写也给其小说创作带来弊端。  相似文献   
47.
介绍了光子晶体光纤的主要研究进展和理论模型,并探讨这些理论模型的优点及缺点,使广大研究者研究光子晶体光纤不同特性时可根据各个理论的优缺点选用合适的理论模型,进而快速得到比较精确数据,为研究光子晶体光纤选择理论模型提供快速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48.
49.
中国是在缺乏技术、资金、人才的背景下走上汽车产业合资道路的.合资模式可以使中方较快的获得技术、人才、设备、经验等支持,减少风险和成本,加强自主开发的进程.加入世贸组织后,汽车工业合资的环境更轻松、对合资模式有了科学和理性的认识,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合资外方的投资比例增加,但是我国合资企业也加快了自主品牌的研发.所以,在节能和环保这个大环境下,我们应该更好的把握汽车工业合资这个机遇,利用外方的技术、资金等,实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化.  相似文献   
50.
Colonization of public education—the process by which schools are overwhelmed and penetrated by non‐educational imperatives—is usually believed to be caused by capitalism and the hegemonic ideological structures it produces. In this paper I argue that in the case of the United States an additional mechanism produces strong colonizing effects: the institution of local control. In the context of contemporary institutional conditions, local control is the lynch‐pin for the production of socio‐economic segregation, cumulative disadvantages, and the mythology of popular control disguising the growing control of public schooling through unaccountable bureaucracies and private corporatio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