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1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586篇
科学研究   38篇
体育   51篇
综合类   64篇
信息传播   2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62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67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1篇
  2005年   45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5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01.
论违反体育健身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违反体育健身安全保障义务从性质上看是民事侵权责任,属于法定的义务,对违反该义务的侵权责任适用范围主要是健身场所责任和违反体育健身安全保障义务人责任.违反体育健身安全保障义务的侵权行为从内容上看主要是指人身侵权,而财产上的损害可以通过合同的形式进行赔偿.由于违反法定的安全保障义务,由此承担责任的形式主要是直接责任和补充责任.  相似文献   
602.
将责任保险机制引入竞技体育领域,从保险内容来讲与商业领域具有相同性,但从被保险主体与第三人的个体特征及所涉及的制度环境而论,却与一般的商业投保存在着某些分歧,这些差异主要体现在:被保险人的隶属身份不同;第三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同;保险人在对赔付条件设置欠客观的前提下容易出现定性不准和理赔不到位的情形。  相似文献   
603.
针对我国产品责任法律规定存在的某些不足,提出建议和对策,如制定独立的作为民法特别法的产品责任法;明确产品的含义,合理界定产品的范围;完善产品缺陷的认定标准及范围;进一步明确产品责任的责任主体;明确销售者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完善产品责任的抗辩事由(免责条件);完善产品责任的损害赔偿制度;以不断完善我国产品责任法律制度,更好地维护广大消费者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04.
文杰 《出版科学》2011,19(5):21-24
基于《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探讨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认为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版权侵权责任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在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过错时,应将"知道"解释为"明知",并应为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必要措施设置必要的门槛;对网络服务提供者的赔偿范围,可采取法定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605.
我国会计准则中的利得与损失并非独立的要素,其原因既在于对概念本质属性认识的模糊,更在于会计要素界定模式的缺陷。根据利得损失不同项目及其与收入费用的差异,要素概念有不同的划分标准,而现行要素界定模式难以解决其定义缺陷。从会计报表目标出发,可基于"市价交易观"建立会计要素界定模式,进而可得出要素定义:利得是指会计主体无对价的经济权利增加或经济责任减少的确定性实现,损失是指会计主体无对价的经济责任增加或者经济权利减少的确定性实现。  相似文献   
606.
1969年英格兰离婚由过错责任转变为无过错责任制,颠覆了人们的离婚观念,实现了文明离婚,其实施中存在着离婚率过高以及缺乏对子女的保护的弊端。1996年修改的《家庭法》不再规定离婚必须要证明有五个标准之一,政府投资设立调解中心,完善离婚时争议的解决机制。2011年推出简便快捷的离婚成本计算器。未来立法要平衡子女和夫妻双方的利益。  相似文献   
607.
《公司法》76条对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确立了法定当然继承章程可以例外规定的法例,该规定为司法机关解决此类案件找到了合法的依据,具有重大意义。但对于该规定,来自学术界的不同声音并没有消失,在实践中能否发挥其应有作用与实现价值也尚难定论。基于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背后的价值选择问题,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公司法》76条规定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有限责任公司股权继承应当参照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的做法。  相似文献   
608.
在海上责任保险以保护第三人利益为目标的发展趋势下,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制度引发广泛的关注。通过对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制度的局限性观点的分析与校正,进一步阐述了该制度存在的合理性与可行性,从而探讨了海上责任保险第三人直接请求权的制度价值。  相似文献   
609.
自然人有无民事责任能力是民事法的基本理论问题,它不仅关系到民法典的体例安排与制度设计,还影响到民事诉讼中对当事人的确定。传统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路径在很大程度上受刑法研究成果和国外民事立法例的影响,因而在此基础上得出的结论也有失偏颇。对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的理解应受制于民事责任的特质,不应只考虑识别控制的年龄标准。我国众多学者对国外立法例中有关过错的描述解读为对自然人民事责任能力的规定,事实上,西方各国立法从未否认过未成年人和精神障碍者的民事责任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责任能力强调的是一种期待可能性,它决定主体人格的完整性,与"用不用"承担责任、"能不能"承担责任存在着明显的区别。承认一切自然人均有民事责任能力,不仅是民事权利能力理论的要求,也与我国现行立法规定相契合,更有利于解决民事诉讼的困惑。鉴于此,《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32条应当确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有过错的情况下应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610.
无权处分制度在我国颇受争议,学者之间的讨论十分热烈,关注的焦点主要在无权处分合同的效力上。本文在界定无权处分行为中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力求对关于合同效力的三种学说作出正确评价,认为效力未定说是目前最接近立法的解释,并对其有关漏洞作出补充解释,得出结论:无权处分的合同效力未定,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此,无权处分制度才能在物权与债权制度体系下自由生存,与善意取得制度、权利瑕疵担保制度等和谐共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