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204篇
科学研究   8篇
体育   7篇
综合类   16篇
信息传播   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在极“左”路线摧残下,众多知识分子的灵魂颓退销铄经历了:在“思想改造”和自虐阶段,丧失了独立的品格和人的尊严,粉碎了原有的智慧;随着无休止的运动和批斗,他们开始出卖自己与别人的同时,在“文革”中进行了空前的自我厮杀,造成了民族心理的大变态;知识分子在心灵粉碎堕落的同时,又面临着肉体毁灭的危险。  相似文献   
82.
论职业院校提高教学质量的环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职业院校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要重视三个教学环节。即重视新生的入学教育环节,重视课堂及课后的理论与实践教学环节。重视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研究环节。  相似文献   
83.
“化归”刍论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随着数学教学方法论的深入研究及其在数学研究与数学中日益广泛的应用,关于“化归”的议论很多,研究化归,既要挖掘它的独特性,也要探讨其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在教学中,要发现和发扬化归过程中的创新因素,对“化不归”情形要进行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84.
以往学界对民间小戏的研究缺乏对民众主体及其实践过程的关注,难以在民众生活和地方文化系统中揭示其本真状态。而民俗学由事象研究向整体研究发展的方法论反思与转型,为这方面研究的突破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文章以祁太秧歌为个案,主张在地方文化系统和具体表演语境中对活态的表演进行细致描述和深入阐释,由此理解民间小戏与民众生活的关系。文章首先对民俗学倡导的生活文化研究的理论诉求给以梳理,然后提出个案研究设想,阐释实施研究的两个方法论重点,即整体观研究法和社区调查法,并评估研究设想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5.
本文对李梅的《现代汉语否定句法研究》进行了简评。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简略地介绍了该书各章节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则指出了该书尚存在的一些不足,第三部分给出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86.
可持续发展教育强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关注高校学生非技术素质的建构,不断探究高校学生非技术素质培养的策略与途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高素质技术人才,使当代大学生更快地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87.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有VP”句仅限于“有”和动词的直接搭配,它的兴起是汉语方言和港台普通话共同作用的结果。“有VP”句中“有”的性质对句式的成立和结构有着决定性作用,它用来表示确定或者强调,应归属副词词性,甚至是完成体的“体标记”。  相似文献   
88.
科教兴国战略措施的核心内容是要把科学技术与教育同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教育的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的基本途径.教师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推动教育向前发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教学基本任务和教师的神圣职责决定了无论教学模式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是不会变的,并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们素质的提高,这一作用会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89.
本文对西宁方言动词各类体貌的形式、功能及其特点等进行了初步的描写和分析,根据动词的时间特征和空间特征,西宁方言的体貌类型分为动态和事态两大类,动态是观察动作的发展变化的过程所区分的体貌类型,事态是观察事件的发生、存在、变化与否所区分的体貌类型。  相似文献   
90.
信息两面论是大卫.J.查默斯(D.J.Chalmers)于1994年提出的一个旨在用非还原论方法解决意识之困难问题的新意识理论,主张信息是世界的根本特征,它具有物理和现象两个基本方面:信息的现象方面产生出心理意识现象,其物理方面则具体化于物理的神经加工活动之中。因此,信息两面论似可以不违科学规律地说明心理意识的产生与存在。然而,信息乃是一非独立的、无形质的意义性抽象东西,属于虚在的属性范畴;心理意识则是实在的主观现象,有具体可感的持存性,因而它不能以虚在的抽象信息为产生根据。又则,心理意识是有其活动主体的,但作为抽象意义的信息能够内含或产生出一种有支承能力的主体来吗?这是大可疑义的。再从科学机制上看,是大脑神经活动产生了心理意识现象,心理信息以心理现象为载体,它是神经活动信息的转换形式,而非神经信息的另一方面。所以,信息难能具有心物两面性。但查默斯的信息两面论以其对意识难题的深刻难解,从而也具有诸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