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1篇
  免费   2篇
教育   259篇
科学研究   7篇
综合类   11篇
信息传播   6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30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动+之+名”结构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具争议性的结构。文章以《史记》中出现的“夺+之+名”和“为+之+名”结构为例,以充分的理由证明前人研究中通过变换分析和古人的注释来证明“之”=“其”的观点是不成立的,从而证明整个结构是双宾语结构。  相似文献   
32.
古代韵文句式灵活多变,修辞蕴涵极为丰富,其中的名词性语句就很有特色。古代韵文中名词句的营构主要采用了以下四种方法:一、用动作的施事、受事或当事代替动作而形成名词句;二、将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的谓词性词语隐藏在名词性中心语的定语中而形成名词句;三、隐去明喻、暗喻中的喻词而形成名词句:四、借鉴绘画式手法建构摹景性名词句。由以上方法所营构的名词句都有其独特的修辞美质。  相似文献   
33.
在河北临漳方言中名词词尾"的"可以作为构词成分加在名词后面而不改变词性和意义,词尾"的"应该来源于上古汉语"者"的另一种用法.  相似文献   
34.
文章对沈阳先生《关于“大 时间名词(的)”》一文中关于哪些时间名词能进入该格式这一问题提出质疑:通过语料库及语感的检验考察,发现能进入该格式的词数量相当有限。能否进入该格式既与时间名词本身表意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有关,也跟词语的口语化程度以及音节数有关。文章在沈文的基础上对该用法做出了认知上的补充解释。  相似文献   
35.
抽象名词广泛应用于各种文体是现代英语的一大特点。英语抽象名词主要由动词或形容词派生而成或由动词短语和介词短语转化而来。抽象名词意义虚泛,概括性强,具有言简意赅的效果。抽象名词的理解难度较大,英汉语言转换时易产生误译或生硬不自然的译文,因此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为避免出现不符合汉语习惯的译文,英汉翻译中,译者在正确理解抽象名词的基础上,对其可作一些翻译处理:抽象名词译成动词;用实体词取代抽象名词;借用修辞手法使抽象词义具体化:抽象词语义重心译成具体词语义重心:抽象名词译成句子。  相似文献   
36.
量词为名量的“A1一量A2一量”格式中,A与“一+名量”结构之间是一种语序超常的主谓关系,这种语序的变换移位为的是突出形容词,强调事物的不同性状。整个格式的语法意义是概括描述某事物或某类事物在性状上具有的不同情况。格式具有多种不同的语用功能。  相似文献   
37.
传统逻辑学的演绎推理是在一定的条件限制之下进行的。直言命题变形推理形式"SAP→SOP"的成立,超出了传统逻辑理论中"前提中不周延的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这一普遍规律的限制。我们可以把"SAP→SOP"这一推理形式看成直言命题变形推理中的特例,但不应该把它看成亚里士多德开创的传统逻辑学的缺欠和不足。  相似文献   
38.
《尔雅·释木》名物词理据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尔雅》中有很多对我们研究命名理据有用的材料,本文试图去探索一下其中树木类名物词的得名之由。  相似文献   
39.
Reflecting through the Indian experiences, a brief attempt is made to explore how disability as a noun takes shape in popular common sense “call names” (adjectives) and how does the popular common sense legitimise and normalise the oppressive language and the oppressed reality of the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n the Indian context, the contempt for persons with disabilities is writ large in the language used to address them. However, to be conscious of this contempt, one needs to be conscious of the hegemonic nature of the popular common sense which normalises an oppressive reality as a natural social reality. The discussion on disability and popular common sense in India through the framework of “noun vs. adjective” might be helpful in gauging the challenges to the disability rights movement and the socio-cultural specificities to be reckon with for any meaningful intervention in the field of disability.  相似文献   
40.
现代汉语中存在着为数不少的名词AABB重叠式。在这些重叠式中。A和B在语义上是并列的。本主要讨论了该重叠式在不同句法位置上表现出的语法意义。以及这些语法意义形成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