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13篇
  免费   321篇
  国内免费   206篇
教育   13393篇
科学研究   1863篇
各国文化   24篇
体育   1250篇
综合类   1259篇
文化理论   17篇
信息传播   634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69篇
  2021年   361篇
  2020年   449篇
  2019年   364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271篇
  2016年   297篇
  2015年   461篇
  2014年   1134篇
  2013年   1066篇
  2012年   1320篇
  2011年   1336篇
  2010年   1004篇
  2009年   926篇
  2008年   1129篇
  2007年   1261篇
  2006年   1336篇
  2005年   1190篇
  2004年   1038篇
  2003年   936篇
  2002年   714篇
  2001年   578篇
  2000年   320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55篇
  1996年   74篇
  1995年   38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31.
我国国务院已下发了要求抢救、保护、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专门文件。民歌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六盘水搜集记录的各民族民歌的文化内涵作了一定层面的阐述,揭开六盘水民族音乐画卷的一角。  相似文献   
32.
通过运动学分析揭示了双杠大回环屈体后空翻2周成挂臂动作的运动学规律和技术特点,为我国运动员发展和改进此类动作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33.
有着学业水平差异的学生称作“异质学生”,异质学生的数学教学首先要使学生尽可能大地形成共性基础,应该让学生能得到最优化的发展。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数学教师在实施人文教育的同时,要针对异质学生的不同特点,在班级授课中形成独特的教材,这一教材应该是课本的同构体或异构体。教师要倡导自主学习,要发展地评价学生。  相似文献   
34.
动态运动诱发腰部脊竖肌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变化特征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观察动态运动诱发腰部脊竖肌疲劳过程中sEMG信号线性分析指标MPF和非线性分析指标Lempel-Ziv复杂度和近似熵的动态变化规律,确定能够较好地运用于脊竖肌功能评价的sEMG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动态运动过程中,腰部脊竖肌sEMG信号的MPF和Lempel-Ziv复杂度均呈明显的线性规律下降;70%的受试者的近似熵呈先升后降型变化;以MPF下降来预测腰部脊竖肌功能水平的外部效度优于Lempel-Ziv复杂度。研究结果提示,sEMG信号的上述变化可能是神经肌肉系统自组织调节活动的表现。  相似文献   
35.
分析了健康、体育、教育等方面的惯常误解,认为轻视知识的风气是知识分子的健康大敌,强调体育虽有助于健身但主要是为强化体能。  相似文献   
36.
身体语言教学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教育心理学及身体语言学的角度,阐明了身体语言教学法与高校体育教学之间的内在联系,着重从高校体育教学的角度分析了当前身体语言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应注意的问题,并提出了关于高校体育教师如何运用身体语言教学法进行教学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从饭店对顾客投诉的认识谈起,分析顾客产生投诉的原因,进而得出对待顾客投诉饭店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38.
本文主要介绍了关于高等职业教育个性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以及一些实践经验,重点从三个方面总结了我们在实际的教学科研实践中的一些经验,并结合一些具体的措施和事例详细论述了个性化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不同市场机制的经济学分析,比较不同的机制对收益分配的影响,揭示了供电企业引进竞争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同时探讨了供电企业在市场化进程中如何引进竞争机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40.
从读黄伯荣、廖序东先生主编的《〈现代汉语〉教学参考与自学辅导》一书时存在的一点疑问出发,从给予性动词和索取性动词之间的异同来考察,比较、分析给予性动词在三个连续的时间段上分别生成的预设,从中寻找到造成“给他水喝”这类短语的语义特征的内在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