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0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661篇
科学研究   9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42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8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96篇
  2010年   60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61篇
  2006年   45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分析了国外发展海洋旅游业成功的经验以及失败的教训,并从推动生态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转换政府职能强化管理效率、加强区域联合建立旅游无障碍区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发展环渤海地区海洋旅游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2.
大众食品2001年3月成功登陆新加坡交易所,此后临沂企业境外上市接连不断,目前临沂市境外上市公司已多达11家。本文根据公开披露信息,探讨了临沂企业境外上市的原因、利益和经历的挑战。临沂企业境外上市融资额折合人民币31亿,有力地推动了企业的发展,也制造了一批股市富豪。当然,上市过程也经历了选择上市地、保荐机构和上市时机以及发行定价等一系列挑战。临沂企业的成功经验为政府部门和计划上市的公司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73.
当前,要解决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不佳的问题,就应当积极探索国外德育模式建构理论。探究国外的个体社会化理论模式、全面和谐发展德育模式、体谅德育模式,才能在借鉴的基础上实现超越。  相似文献   
74.
古代域外旅行记中所建构起来的异国形象,是一种奇特的隐喻和象征。其中所蕴涵的对于华夏与外邦文明之间关系的价值观念,是官方意识形态与民间文化心理共同作用的结果,也是理解历史传统的尺度和背景。必须批判地利用这些古代文学的生动描述,因为正是在旅行与观看的过程中,才会感受到剧烈的文化冲突和心灵震撼,并激起深刻的精神反思和观念转向,使掩蔽于本土语境中的许多深层因素赫然显现。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1991—2006年42个国家海外并购与金融结构的关系进行研究,发现金融结构对海外并购的数量和金额有显著影响,因此,优化我国的金融结构有助于“走出去”战略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76.
我国高职院校在"走出去"进行海外办学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地位,其办学目的:一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二是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三是解决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供需矛盾。在面对本科院校海外办学竞争压力大,高职院校海外办学时间短等困难的情况下,我国高职院校探索出校企联合和"政行校企"多方联合申办海外大学这一极具中国特色的办学路径。这种模式的优势在于整合资源,合力办学,集中优势,彰显特色,拓展了我国高职院校海外办学的思路。  相似文献   
77.
竞争优势理论及相关研究认为区域产业体系构建和升级已经从依靠资源禀赋结构决定的比较优势,逐渐转移到依靠禀赋结构、规模经济和技术进步构成的竞争优势。梳理了华侨试验区的竞争优势要素,从生产要素、需求条件、文化要素、产业集聚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构建华侨试验区的“钻石模型”,提出华侨试验区在近阶段应以培育壮大高级专业生产要素为目的,以直管区为核心重点发展跨境金融、商务会展、医疗旅游和信息产业的建议。以“干中学”推动华侨试验区的传统资源禀赋优势动态升级为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78.
清政府对海外华侨政策的演变是一个漫长、渐进的历史过程.根据这一变化过程中的主要特征、原因及其采取的措施,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严禁和敌视时期、漠视时期和开始重视侨务时期。  相似文献   
79.
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介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历史悠久,动因多样。国外企业以其特有的职业教育资源优势广泛而深入地参与职业教育,有力地促进了企业和职业教育的共同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外企业参与职业教育也将出现新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80.
Waheed Hammad 《Compare》2016,46(2):293-313
This article reports on findings from a qualitative research study on overseas teachers’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PD). It seeks to explore the perceptions of a cohort of Egyptian teachers about their overseas training experience upon completion of a nine-month training programme in the UK. Data were mainly gathered through four focus-group interviews with a sample of 35 Egyptian teachers during the last week of their stay in England. Findings indicate that the CPD programme did not match teachers’ expectations. In particular, the teachers raised concerns about course content, lack of integration into university life and lack of opportunities for social interaction with other students leading to inadequate language development. The paper explores the clash of aspirations and locates them within a wider discourse of cultural dissonanc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