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95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09篇
教育   7787篇
科学研究   1308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265篇
综合类   299篇
文化理论   19篇
信息传播   1148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204篇
  2022年   156篇
  2021年   164篇
  2020年   156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76篇
  2017年   118篇
  2016年   159篇
  2015年   346篇
  2014年   845篇
  2013年   620篇
  2012年   730篇
  2011年   785篇
  2010年   694篇
  2009年   666篇
  2008年   767篇
  2007年   628篇
  2006年   421篇
  2005年   448篇
  2004年   509篇
  2003年   631篇
  2002年   405篇
  2001年   308篇
  2000年   297篇
  1999年   10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76篇
  1996年   57篇
  1995年   62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0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新闻敏感是记者对新闻事件的高度敏感和洞察,决定着记者采写新闻的效率和质量。具有较强的新闻敏感与善于捕捉新闻线索能力,是每个优秀新闻工作者必备的素质。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新闻敏感是对事物的一种“直觉”。线索是指临时发生的新闻事件或事件苗头,往往是突发的、偶然的、稍纵即逝的,所以需要捕捉。它往往就在你的面前,就看你能不能识别出来,有没有将它识别出来的新闻敏感。那么,在具体工作中,如何培养新闻敏感及善于捕捉线索的能力呢?注重知识的积累与储备毋庸置疑,新闻敏感只有与丰富的知识以及从实践中积累来的经验相遇,才能擦出“…  相似文献   
102.
103.
唐虎 《军事记者》2005,(6):61-62
一篇成功的新闻报道,需要付出大量的艰辛的劳动。作除了具备一定的新闻敏感和写作基础外,在动笔之前还要做到:观察新闻要悉心、采访准备要精心、新闻选择要用心,说到底,我们在动笔之前,必须要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充分。  相似文献   
104.
记得一位老记者曾说:“新闻记者的第一技能不是写作而是发现。”《陆水管理局上书全国人大》这篇消息能获全省市州新闻奖一等奖,我深深地体会到:新闻报道源于发现,发现源于新闻敏感。如何获得新闻线索呢?新华社著名记者徐人仲说:“新闻采访线索可能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一个数字、一句话、一种现象;也可能是比较复杂的事。它的来源十分广泛,记者的所见所闻,都有可能成为线索。”抗日战争期间,著名的战地记者陆诒去重庆找周恩来,谈及新闻线索缺少时,周恩来对他说:“当你在新闻线索实在贫乏之时,不妨到茶馆里去坐坐,听听群众在谈论什么,想些什么。”陆诒深受启发,随即去访问几个擦皮鞋的儿童、嘉陵江渡口的船夫和室内公共汽车售票员,写了不少访问记和特写,受列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05.
敏感有余 质疑不足——从“高露洁风波”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露洁事件”已落下帷幕,事实最终在媒体的报道中得以澄清。但我们仍不禁要发出这样的疑问:在与公众利益息息相关的事件面前,媒体把关人的质疑精神和敬业精神哪儿去了?国内媒体对此事的报道主要经过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4月17日——4月18日,新闻误报阶段。众多媒体纷纷报道了“高露洁牙膏被疑致癌”这一失实消息,立即引起消费者的极大关注。新浪网18日当天的网上调查显示,91.3%的网民表示将不会考虑再买高露洁牙膏。第二阶段:4月19日——4月20日,新闻追踪阶段。媒体的关  相似文献   
106.
新闻敏感,在西方俗称新闻眼、新闻鼻、第六感官。我国的新闻学大辞典解释说,新闻敏感是记者、编辑发现和判断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的能力。对于记者个体而言,通常经过锻炼,就能“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东西上看出美来”。但是对一个栏目、一个频道来说,电视敏感性的培养就显得更为重要。电视敏感性,不仅仅是记者的新闻敏感,更是对整个电视生存环境的一种敏感,包括对电视领域出现的新现象、新举措和随之带来的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07.
新闻敏感,有人称为新闻“鼻”,也有人叫它新闻“眼”,是一种发现和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是记迅速、正确地判断新近发生或发现的事实对于读的利害关系及其社会价值的一种能力。记的新闻敏感离不开政治敏感。没有政治敏感的记,无法发掘出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记的政治敏感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其新闻敏感的强弱,新闻敏感不是天生的,它可以通过不断提高政治敏感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8.
陈和荣 《传媒观察》2005,(10):61-61
新闻敏感是新闻记者必须具有的基本业务素质。新闻敏感对一个县市级“小报”记者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如果记者没有较强的新闻敏感就难以发现新闻,难以捕捉到有重大新闻价值的重要新闻。  相似文献   
109.
敏感舆论场中的“公共形象”是一个复合概念,它既包括作为主体的公共部门在敏感舆论事件中自我建构的形象,也包括作为客体的公众通过大众媒介、亲身经历与人际信息交流等认知渠道对公共部门形成的“投影”形象.敏感舆论的无序性、非理性与偏差性,使公共形象的维护面临着诸多挑战,其调适与维护需要在充分把握社会现状与矛盾的基础上,进行契约精神的培养与信任秩序的建构,从定位上摆脱传统乌托邦式的完美枷锁,从态度上弥合与公众的心理差距,从行动上协同治理危机,构建出完整的形象认同、形象维护与形象修复系统,以期更好地实现敏感舆论引导的同时化解公共危机.  相似文献   
110.
探析了元素化合价和氧化值的含义,针对在中学教学中这两个概念易被混淆的现象,建议在教学中采用螺旋式教学策略,逐步甄别两者的差异,并以实际例子作为佐证,阐明这两个概念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