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4篇
教育   684篇
科学研究   49篇
体育   26篇
综合类   36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63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62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This paper revisits the use of effect sizes in the analysis of experimental and similar results, and reminds readers of the relative advantages of the mean absolute deviation as a measure of variation, as opposed to the more complex standard deviation. The mean absolute deviation is easier to use and understand, and more tolerant of extreme values. The paper then proposes the use of an easy to comprehend effect size based on the mean difference between treatment groups, divided by the mean absolute deviation of all scores. Using a simulation based on 1656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each with 100 cases, and a before and after design,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substantive findings from any such trial would be the same whether raw-score differences, a traditional effect size like Cohen's d, or the mean absolute deviation effect size is used. The same would be true for any comparison, whether for a trial or a simpler cross-sectional design. It seems that there is a clear choice over which effect size to use. The main advantage in using raw scores as an outcome measure is that they are easy to comprehend. However, they might be misleading and so perhaps require more judgement to interpret than traditional ‘effect’ sizes. Among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the mean absolute deviation effect size are its relative simplicity, everyday meaning, and the lack of distortion of extreme scores caused by the squaring involved in computing the standard deviation. Given that working with absolute values is no longer the barrier to computation that it apparently was before the advent of digital calculators, there is a clear place for the mean absolute deviation effect size (termed ‘A’).  相似文献   
182.
不同于文[1],笔者利用熟知的凹函数方法,给出了加权幂平均值不等式的一种新的证明。首先给出凹函数的一个性质作为引理,然后对引理中的不等式作简单的变换,就得到了待证的不等式。证明过程推导简洁,思路清晰。  相似文献   
183.
研究Dirichlet问题-=λ(u~p+u~q),u(0)=u(1)=0,其中1〈p〈q〈+∞,参数λ〉0,得到了在1〈p〈q〈p+1条件下,存在λ*〉0,当λ≤λ*时,此方程无正解;当λ〉λ*时,此方程恰好有一个正解.  相似文献   
184.
探讨积分第一中值定理推广,以及积分第一中值定理的逆定理及其成立条件.  相似文献   
185.
我们研究了关联白噪声驱动单稳系统的平均首通时间(MFPT)与概率分布.通过比较解析与数值计算的结果发现它们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因此我们得到以下结论:(1)在不同的关联强度下,概率分布的稳态的位置不同,在正关联的情况下,稳态左移;(2)当弱关联时平均首通时间随着乘性/加性噪声强度的增大而减小,在强关联下,出现了一个峰值;(3)平均首通时间随着乘性与加性噪声的关联强度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86.
数学是关于量化模式的建构与研究,建立数学理论就是创造模式的过程。数学的学习就是构建模式,用数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就是研究和应用模式,而感知品味数学就是发展与鉴赏模式。教师应当确立模式的观念,以数学模式的观点来指导组织数学教学,通过自己的再创造为学生展现出生动的数学思维活动过程,从而帮助学生逐步培养建构模式、分析模式、发展模式、应用模式与鉴赏模式的能力。以微分中值定理教学为例的数学模式观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87.
文章就当区间的两个端点都趋向于一个定点η时,广义柯西中值定理的“中间点ζ”变化趋势进行了讨论,从而得到了文定理的推广。  相似文献   
188.
农秀丽  李明辉 《科技通报》2012,28(4):11-12,16
利用文[7]提出的相对效率定义,研究文[8]、[9]非齐次等式约束线性回归模型回归系数的狭义条件岭估计和广义条件岭估计的效率,证明在一定条件下,狭义条件岭估计和广义条件岭估计的效率比约束最小二乘估计的效率高,并且广义条件岭估计的效率比狭义条件岭估计的效率高,从而进一步证明了在病态的模型中,有偏估计优于无偏估计。  相似文献   
189.
针对正交频分多址无线蜂窝系统下行链路,提出一种基于用户速率调和均值公平的多小区干扰协调功率分配算法.为了优先减轻小区边缘用户的同频干扰,把多小区功率分配问题建模为一个以用户速率调和均值公平为目标的非凸优化问题,并提出一种迭代算法求其接近最优解.该算法需要相邻的基站通过交互干扰信息进行相互协作.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在保证小区中心用户有较高通信速率的同时,极大提升了小区边缘用户的通信速率.  相似文献   
190.
文[1]中的定理3给出了结论(ii)满足(1)式的中间点ξ=ξ(x)是x的可导函数,其导数为ξ′(x)=f′(x)g′(ξ(x)-f′(ξ(x))g′(x))(x-a)[f″(ξ(x))g′(ξ(x))-f′(ξ(x))g″(ξ(x))]。文[1]在推导此等式时用到了柯西中值定理,本文指出在推导过程中使用柯西中值定理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例子对存在的问题作出详细的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