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篇
  免费   1篇
教育   96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至迟自汉以来,杨柳被广泛种植于宫廷苑囿,成为宫中常见的绿化树。杨柳植入宫廷后,很快得到帝王文士的喜爱,他们爱柳、赋柳,甚至亲手种柳,杨柳也成为帝王、文士笔下常见的吟咏对象。中唐出现了专门的吟咏宫柳的诗歌,此后宫柳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题材。宫中杨柳特殊的种植场所赋予杨柳别样的美感。文人对官柳的反复吟咏,表现了文人企盼君王赏识改变处境的愿望。  相似文献   
42.
档案记忆研究不只是一种理论观点、一种理论解说,它对阐释理解档案现象、探讨解决档案理论与实践问题都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本文从档案记忆工程、媒体对档案记忆展演、国家记忆传承、档案部门构筑社会记忆、档案学理论创新等5个方面对档案记忆研究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释,以表明“走进记忆之门”的档案学,还要进入记忆的堂奥。  相似文献   
43.
历史上作为衡水三绝之一的衡水宫廷金鱼具有观赏价值、是和平与友谊的使者、具有文化的价值。但是现在衡水宫廷金鱼面临的困境限制着它的发展,甚至面临着绝迹。政府要加大对金鱼养殖业的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广泛引进人才,让金鱼事业代代相传;建设养殖场馆,改善养殖条件;利用各种媒体和协会,加大宣传力度;将"宫廷金鱼"定为衡水城市吉祥物,提高城市的文化品位和美誉度。  相似文献   
44.
宫体诗形成于南朝,花间词孕育于晚唐五代,而二者产生的原因与背景极为相似。南朝与晚唐五代的政治、经济、地域、文化等因素所形成的时代风尚,直接刺激了情歌艳诗的发展;朝代更迭与政权割据促使文人享乐意识萌生;具有鲜明特色的地域文化与追求新变的文艺思潮使得文学作品表现出个性的张扬和情感的释放。  相似文献   
45.
晚唐诗风对词的影响是有目共睹的。宫词作为一种特殊的诗歌形式,对词的风格的形成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婉曲而绮丽、深情而绵邈的总体风格以及与音乐的关系,都可以看作是词的先声。宫词对词风形成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题材、表现手法、情感基调、结构方式以及与音乐的关系上。  相似文献   
46.
西汉前期,中央监察的主体是御史机构,由御史府及殿中兰台两部分构成。御史大夫是御史机构的最高长官,御史中丞是其副手;御史府兼具监察、行政、秘书等多项政治职能。西汉后期,御史府或置或废,最终难逃弃置的命运。御史中丞转成中央监察的主官,由他领导的殿中兰台接管了御史府全部监察职能,被称作御史台,由此开启东汉御史台机构大发展的时...  相似文献   
47.
群众文化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需求,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当前我国群众文化的发展面临资金投入不足、专业人才匮乏等诸多问题,制约了群众文化的发展。为促使群众文化的发展步入科学、有效的发展道路,有必要建立群众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群众文化发展的长效机制可以从构建组织体系、管理体制、专业人才和业余人才相结合的人才队伍体系、考核测评体系以及创新体制这些方面来组成。  相似文献   
48.
宫城悬钟,它不仅是装饰,还因其声"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足以震摄天下而成为一种权威的象征。唐诗中宫廷钟声,显示威武庄严的皇宫气派与万国来朝的盛世风采;歌钟与礼乐相关,体现歌钟教化与歌舞风流;钟鼓馔玉象征荣华富贵,钟声还流露出诗人对繁华不再的伤感与苍凉。  相似文献   
49.
纳兰性德以词著称文坛,其诗歌向来不被重视。但是作为康熙一等御前侍卫的纳兰性德,宫内宫外常伴君侧,他特殊的政治地位和际遇决定了他诗歌内容和风格的特殊性。本文将对他的宫廷侍卫诗略作探讨。  相似文献   
50.
明代初期的乐府诗创作,既受元末以杨维桢为代表的"铁崖乐府诗派"的影响,又有着其自身的特点。从乐府诗的类别而言,明初乐府诗的创作趋势,主要是集中在"古乐府"、宫词类乐府、旧题乐府三个方面,并因此而形成了三股创作潮流。明初的"古乐府",主要是指"杨维桢式"的古乐府诗,其中既包含着旧题乐府,更多的则是一些"自创新题"的新题"古乐府"。因"宫词事件"而兴盛于皇族的大型连章体《宫词》,成为了明初乐府诗创作中的一道奇观。从复古的角度进行旧题乐府的创作,并使之具有即事性、讽喻性等特点,是明初乐府诗创作的又一道风景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