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2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9篇
教育   2197篇
科学研究   262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27篇
综合类   116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40篇
  2016年   42篇
  2015年   95篇
  2014年   227篇
  2013年   255篇
  2012年   253篇
  2011年   233篇
  2010年   167篇
  2009年   168篇
  2008年   156篇
  2007年   182篇
  2006年   167篇
  2005年   135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作为语言交际单位,英汉称谓语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但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他们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文章从文化的角度对英汉社会称谓语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在拟亲属称谓、职衔称谓等方面两者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了解这些差异及其文化内涵无疑为跨文化交际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减少由此造成的语用失误.  相似文献   
62.
积极心理学一经提出便引起了包括中国学者在内的世界心理学工作者的关注,对待积极心理学容易忽视其潜在的文化和价值理念。本文从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优秀品质、幸福生活理念入手,着重分析了中国文化和积极心理学根植的西方文化存在的差异,目的在于通过检验这种跨文化操作,引起相关人员更深层地关注学科的构成基础,在开展积极心理学工作时,充分考虑本土文化,警惕积极心理学在中国成为某种形式的强加价值。同时也为积极心理学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一种分析的视角。  相似文献   
63.
“独化论”是郭象玄学思想的个性特征,一般认为成玄英也是这一论点的赞同与继承。实际上,成玄英与郭象对“独化”的认识是有根本区别的,郭象是崇有派玄学家,否认“道”的存在与功用是其旨,他的“独化”指是的万事万物的一种生化动态过程;成玄英是道教学,崇“无”、崇“道”是其根本信仰,他心目中的“独化”指是一种境界、一种力量,也可以说是“道”的功用与化身。  相似文献   
64.
《河岳英灵集》收集李白诗十三首,以其与《唐写本唐人选唐诗》、《乐府诗集》等多种集本相比勘,发现异文若干。惜前贤、时俊之著述多罗列异同而鲜见案断。今试从诗的意境、声韵及诗人际遇等方向加以考论,并用献替可否之方式,尽陈己断于读者诸君。  相似文献   
65.
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技能主导类隔网对抗性项群的特点以及技战术等应用规律的异同进行多角度、深层次、整体性系统的研究,探讨其共同的训练规律,形成本项群的训练理论,将对本项群各项的发展有指导、借鉴、移植等多方面的促进作用;同时也丰富了运动训练的理论。  相似文献   
66.
日语里面表达因果关系的方式很丰富。这些表达方式相互间既存在着共同点,也存在不同之处。本文就因果关系表达方式的类型及区别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67.
中西文化差异与英语导游口译——以广东梅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差异影响着翻译的各个领域,导游口译也不例外。分析中西文化差异对导游口译的影响,依据这些影响,阐述导游口译应遵循的三个原则,并以广东梅州为例,总结出导游口译中常用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68.
城区学校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的人类学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我国城乡文化差异普遍存在. 作为社会弱势群体的农民工子女,由于家庭背景与早期的文化习得与城市学校文化之间存在异质性和不连续性,当他们进入城市接受教育时,必然面临文化适应过程中的冲突与压力. 在文化适应过程中,如果学校采取措施不当,将加剧学生心理调适上的困难,并导致学生在校学习与生活出现障碍.因此,而实行城乡文化整合教育有助于城区农民工子女文化适应问题的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69.
翻译等值过程中避免信息流失的策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颖  潘晓倩 《文教资料》2006,(8):120-121
翻译意味着信息传递。最理想的翻译是将原语信息完全传递到译文中去,使译文读者获得与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然而,绝对等值的翻译,即没有信息流失的翻译是很少存在的。本文试图从文学作品翻译角度探讨在翻译等值过程中避免信息流失的策略。  相似文献   
70.
英汉语在“时间是空间”、“时间流逝是运动”、“时间是金钱”、“时间是实体”等主要时间概念隐喻及相应的语言表达形式中虽有很多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来源于英汉不同的认知和社会文化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