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8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70篇
科学研究   5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东西的长篇小说《后悔录》从中国人共有的后悔心理这一角度来构架作品,以“性”作为中心话题进行故事的铺陈与叙写,目的在于控诉那段荒诞的历史:给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带来无法愈合的心灵创伤,以及为之挣扎与突围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阎连科的《日光流年》讲述的是在耙耧山脉深处的几乎与外界隔绝的三姓村的故事。三姓村村民全都活不过四十岁,这也注定了死亡与生育生活生存的较量。历届村长带领村民与死亡斗争,充满北方人的对“生的坚强”和“死的挣扎”。三姓村村民的“生的坚强”表现在生育、生存和生活三个方面,而“死的挣扎”则表现在死亡的方式、意义和对棺材的重视三个方面。阎连科这种对死亡和生育的变态迷恋正是出于他对生命的热爱与绝望。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的困境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小学新课程改革就是新旧利益主体冲突、碰撞乃至斗争,最后达成妥协与“重叠共识”的过程。政府、教师与学生等核心利益相关者在中小学新课程改革中经历着反复的利益博弈或权力博弈,形成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导致课堂教学的困境。为深化新课程改革,走向三方利益均衡是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未来之路。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在井冈山斗争时期奠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无产阶级军事体育的政治基础和保障制度;制定了军事训练与政治训练紧密结合练兵、围绕游击战需要练兵、从实战出发讲究实效练兵、全民练兵等军事体育建设方略;开展了我军最早的军事体育教育。并且身体力行带领、指导官兵练兵,为我军军事体育建设做出了杰出的历史贡献。  相似文献   
15.
北宋倡导文治,号为宽容,但也屡屡发生一些以文字言论构造狱案的事件。北宋一代发生的文字狱是号为文治的政治中的不和谐音符。以政治斗争为主线,以台谏为工具,是北宋大部分文字狱的主要构成要素。文字狱是北宋政治斗争的产物。  相似文献   
16.
曹禺的剧作中有关死亡的描写颇多,其间既有曹禺对通过自由生命的追求而最终走向死亡的赞美,也有对结束痛苦生活而获得解脱的死亡的清醒认识,还有对以死亡来完成生命升华的叹息。仔细分析与体味,可以看出曹禺对死亡所赋予的深刻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定的理论思维是一定历史时代的实践产物。不同的理论思维总是对应着不同实践基础,适应着不同时代背景,是在不同历史实践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思维之花。中国共产党的理论思维方式在经济、政治、意识形态方面从斗争论向和谐论的转变,正是在从革命到建设的时代背景转换和实践要求基础上发生的。这种理论思维方式的转变有其客观必然性。  相似文献   
18.
《饭事》呈现近期官场小说以小驭大、洞幽烛微的特点和官场的普遍乱象。它设置了一个隐喻反讽和隐形结构。首先,以饭事隐喻革命正义属性的溃败,揭示了官场权术思维的全面渗透对革命/政治的戕害,真实映照出当前大众的政治文化心理。将革命通约为吃饭,不啻是对某些现实的讽刺。其次,在廉模范的闪亮登场和衰变递减中,暴露了不为人知的贪腐和惨烈的官场斗争。这种肯定/否定、看/被看的隐形结构,既表明民众对腐败的痛恨,更展示了对反腐的热切期盼。文本强烈的间离效果给读者极大的反思空间。  相似文献   
19.
恩古吉的文学观以政治诉求为首要目标。他希望文学能够直接干预社会现实,促动社会变革,影响历史进程。他赋予文学的政治使命主要从文化对抗和生活斗争两个向度展开,前者指向欧洲文化,后者指向肯尼亚的现实政治。  相似文献   
20.
东阳“许都事件”是晚明风雨飘摇时期最不该发生的事件,然而它却发生了,并造成了严重的后果。陈子龙是处置东阳兵变的关键人物。孤立地看,“许都事件”只是偶然发生的地方事件;立体审视,则与晚明的社会政治有着密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多棱镜效应,折射出晚明社会的诸多问题,进而可以看出明王朝灭亡的多重内在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