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7篇
教育   397篇
科学研究   38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8篇
综合类   4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3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3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1.
本文较系统集中地对四川乐山(原乐山县)的6000多个村乡地名进行考察分析,解释一些乡土地名通名;从标记性、认知性、心理意向性三方面讨论乡土地名的形成与特点。从地名刻画的自然生态环境及变迁和描绘的昔时文化生态环境.两大方面讨论乐山乡土地名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12.
试从语用角度看"这NP"中的指示代词"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这+体词性成分”在很多情况下可用来表达特殊的情感,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该文结合大量语料,意在剖析“这”的语用功能。首先对研究对象“这NP”进行了界定,然后从谓语隐含、“这”的定指作用、背称、足句作用及其对“这NP”带来的情感倾向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513.
自由是普世价值。从无限自由与有限自由的区分中可以界定出适用于本文的最低底限的自由.即消极自由。朱光潜、沈从文等人对自由的诉求退居精神想象的层面,1945.8—1949.10间部分文艺作者的创作取向、生存状态暗合消极自由。《大公报》(星期文艺)、《文学杂志》、《观察》(文艺副刊)、《中国新诗》等独立报刊为自由主义文学理想提供了物质载体。理念反映到文学上,即变成对艺术趣味的保守与对良心体系的追问。自由主义文学关注人的复杂性,注重作品的艺术性,自由主义文学有自己的艺术趣味,但不具传承优势。《文学杂志》、《大公报》等报刊先后停刊,自由主义文学载体消亡,1949年以后,自由主义文学人士或留或去。大同世界乌托邦理想的诱惑、单一哲学前提的确立、文艺志趣的严重分歧、文艺及其他计划制度的强力介入、作者内心的犹疑恐惧等因素,共同促成了自由主义文学前提的消失。这种消失,导致自由主义文学良心体系中的自我承担成为不可能的任务。  相似文献   
514.
《歧路灯》"叫"字句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歧路灯》中“叫”有叫请义、使役义、被动义和处置义,文章把使役义分为使令和容许两类。使令义来自叫请义,容许义来自使令义;被动义来自容许义,而处置义来自使令义。今河南方言中大多还保留着“叫”的这几种用法,只不过容许义、被动义“叫”与使役义、处置义“叫”在声调上往往有区别。  相似文献   
515.
朱晓玲 《海外英语》2012,(18):247-248,251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展的加快,中西文化交流的频繁,英语与汉语之间对比分析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英汉被动语态之间的对比为英汉语之间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一定的依据。该文分别对英语和汉语的结构被动式和意义被动式进行比较,找出其不同特征。被动语态在英汉语中都占有相当的比重,因此,对英汉语被动语态的研究促进了我们对中西语言文化和思维方式差异的认识和理解。该文以《呼啸山庄》英文本和方平的中译本(受到广大读者极大好评的、忠实于原著的译本)中典型的被动句为例,一一详解,为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甚至是思维方式差异提供理据,以此来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516.
Active learning is based on self-directed and autonomous teaching methods, whereas passive learning is grounded in instructor taught lectures. An animal physiology course was studied over a two-year period (Year 1, n = 42 students; Year 2, n = 30 students)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student-led seminar (andragogical) and lecture (pedagogical) teaching methods on students' retention of information and performance. For each year of the study, the course was divided into two time periods. The first half was dedicated to instructor-led lectures, followed by a control survey in which the students rated the efficiency of pedagogical learning on a five-point Likert scale from one (strongly disagree) to five (strongly agree). During the second period, students engaged in andragogical learning via peer-led seminars. An experimental survey was then administered to students using the same scale as above to determine students' preferred teaching method. Raw examination scores and survey results from both halves of the course were statistically analyzed by ANOVA with Newman-Keuls multiple comparison test. By the end of the study, student preference for peer-led seminars increased [mean ± SD: (2.47 ± 0.94)/(4.03 ± 1.36), P < 0.04], and examination score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mean ± SD: (73.91% ± 13.18)/(85.77 ± 5.22), P < 0.001]. A majority of students (68.8%) preferred a method that contained peer-led seminars and instructor-led lectures. These results may indicate that integration of active and passive learning into undergraduate courses may have greater benefit in terms of student preference and performance than either method alone.  相似文献   
517.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学术论文作为重要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途径,它的作用变得越来越突出。而摘要作为论文的精华,是论文中用来交流和传播知识、吸引读者注意力的主要部分。文章主要是借助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及物系统理论,通过例文分析总结出学术论文的中英文摘要中的及物性功能,比较其异同点以便给后来编写或者翻译摘要的学者们提供一个理论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