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94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18篇
信息传播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匈奴是战国后期才形成的民族共同体。头曼自称单于,标志着匈奴国家机构的产生。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宗法统治,贯穿于匈奴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匈奴奴隶制国家政权实际上是匈奴单于及其姻亲和近亲共同建立与维护的游牧军事政权。匈奴社会实质上是游牧宗法奴隶制社会。  相似文献   
32.
游牧民族氏族血缘组织与初期国家行政、军事组织“三位一体”紧密结合的宗法统治,贯穿于乌孙族社会的始终。  相似文献   
33.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产生于商代后期,发展以及成熟于西周。确立于宗法制度基础之上的礼乐文化,几乎渗透到了西周社会的各个阶层,并对古代中国社会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4.
通过对《玫瑰门》的解析,可以透视中国女性的生存境遇。文本描写了一群迥异于传统文化氛围中的女性,但在她们身上依然存在受男权文化影响留下的精神痼疾。面对男权秩序她们进行了消极或积极的反抗,表明了女性主体意识正在觉醒。  相似文献   
35.
殷商时期青铜器金文大部分都是1—4个字。1字或3字的部分是单一族氏金文,对于这一部分许多学者取得了相当多的研究成果,但是对于2字或4字部分的研究却是非常不足的。我们认为2字金文部分中大部分具有氏族间结合的意义,作为复合族氏金文,其内涵如下:第一,氏族间巩固的结合关系。氏族与氏族间关系紧密有形成新氏族的可能性。第二,氏族间单纯的结合关系。这可认为是为了纪念氏族间发生的某种事件,从而在青铜器上铸刻记下来。我们认为这种结合关系无法实现新氏族的形成。第三,相关联的氏族间的结合。氏族间的结合关系有一定规律,这样的相关联的氏族间有实现结合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6.
《诗经》中的宴饮诗是周代贵族努力进行华夏部族文化建设结出的丰硕果实,是周代贵族礼乐文明的重要内容,同时更是华夏民族文化史上的重要篇章。《诗经》宴饮诗具有歌颂、强化宗法血缘亲情,确立强化贵族阶级的礼乐制度及确立贵族的道德风范等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37.
现行的社会秩序体现了男性的意志、男性社会的意识形态特征。这种特征由性别地位、性别角色和性别气质构成。它们分别属于政治范畴 ,社会范畴 ,心理范畴 ,三者之间相互依赖 ,形成三体相连而又相互独立的独联体。男性认为女性是他者 ,他者的存在是威胁和危险。于是男性必须排除这种威胁和危险  相似文献   
38.
索尔·贝娄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其代表作《赫索格》获得评论界的广泛关注。运用女性主义批评方法,通过分析两类不同的女性形象来探讨索尔·贝娄的性别观,以此来说明作家索尔·贝娄的男性霸权思想。  相似文献   
39.
《耻辱》是拉什迪早期作品之一。小说中,比尔吉斯(Bilquis)的疯癫几乎贯穿全书,是小说的重要线索之一。本文尝试用福柯的疯癫理论对小说中比尔吉斯的疯癫进行分析,以此来揭示拉什迪对伊斯兰教文明的批判和他的后现代意识。  相似文献   
40.
村治变迁中的宗族命运--以普宁南阳山区的四个村庄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于当前宗族的影响力状况,学术界有“复兴”论和“衰落”论两种不同看法。对南阳山区四个村庄的调查情况显示,该地区的宗族认同感尚存并能发挥一定的凝聚功能,但其影响力极其有限。所谓的宗族的“复兴”应该只是物质层面的宗族即宗族形式的复兴,“衰落”却是精神层面的宗族即宗族内核的衰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