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17篇
  免费   683篇
  国内免费   162篇
教育   11415篇
科学研究   5207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768篇
综合类   766篇
文化理论   18篇
信息传播   3080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243篇
  2021年   370篇
  2020年   524篇
  2019年   503篇
  2018年   468篇
  2017年   487篇
  2016年   543篇
  2015年   524篇
  2014年   1008篇
  2013年   1526篇
  2012年   1666篇
  2011年   1734篇
  2010年   1271篇
  2009年   1199篇
  2008年   1268篇
  2007年   1483篇
  2006年   1386篇
  2005年   1190篇
  2004年   935篇
  2003年   845篇
  2002年   665篇
  2001年   638篇
  2000年   361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48篇
  1997年   46篇
  1996年   46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运用访谈、问卷等方法,研究田径健身内容在社区体育中的运用情况,发现田径健身内容以其独特的个性特点和健身价值,在社区这个特定的环境倍受人们喜欢。建议社区居民注重学习和掌握新兴的运动项目,进而提高健身意识。  相似文献   
12.
21世纪期刊出版探讨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顾涛 《编辑学报》2001,13(1):29-30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和知识时代,互联网在全球普及,网络生活方式开始强烈地影响期刊的读者、作者和出版者,我国的期刊出版面临时代新需求与国际竞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引入创新观念和具有全面现代综合素质的编辑人才,及时向网络出版的方向过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武汉地区中职院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内容实施现状的调查,指出现行中职院校体育课程内容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4.
陇右地区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孕育了富有地域特色的陇右文化。陇右文化对于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培育民族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积极意义。站在学科建设的高度,从学科体系、学科队伍、课程建设和学术研究四个方面建设陇右文化有很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部分项目优秀教练员能力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我国优秀教练员为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部分项目优秀教练员能力结构进行研究.探索从事不同运动项目的优秀教练员都具有怎样的能力结构,其间又有哪些共同特征,它们对优秀教练员的成长都起过什么样的作用等等.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科学院尚不能为知识创新工程重点支持的基础性研究工作--诺贝尔奖等级工作,提供充分的文献保障。因此,笔者指出加强诺贝尔奖等级工作的文献保障体系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基层。  相似文献   
17.
2000~2003年《体育学刊》载文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李寿荣  崔建强 《体育学刊》2004,11(2):142-144
对2000~2003年《体育学刊》刊载的1132篇论文的著者、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体育学刊》作者中高学历、高职称的比例在逐年增加;基金项目论文数量高于同类期刊的平均水平,跨学科、跨行业合作的学术成果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新颖独到的栏目设置,是提高高校学报质量的重要途径。各高校学报应根据本校的学科建设规划,设置重点栏目,办出各自的特色,为提高本校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Patents Court   《RPC》2004,121(22):843-885
  相似文献   
20.
The National Literacy Strategy (NLS) was introduced by the government in the wake of the hotly debated issue of falling educational standards in the UK. All schools were required to adopt the NLS Literacy Hour unless they could show their preferred programme would result in raised levels of achievement. My experience of delivering the Literacy Hour has been a process of adaptation to the needs of my pupils, who are drawn mainly from groups whose language backgrounds differ from that which is dominant in school. I have found that the requirements of NLS, together with many of the commercial resources used to teach it, are not appropriate for pupils from these groups and a question arose: is it the pupils who are in some way deficient or is it the approach and the resources being used? This article takes a case study of the use of a commercially produced resource to explore the model of language implicit in NLS, the kinds of resources it generates and the ways in which this creates failure in pupils from different language backgrounds. It then considers the New Literacy Studie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an alteration in our approa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