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9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818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162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本文从文艺美学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中儒家的复古现象进行了考察,认为儒家复古论者(以下简称复古论者)的美学理想是:一、以和谐美为其审美理想的极致。具体地说,即倡导中和的审美趣味、优美的审美类型和尽善尽美的审美评价标准。复古论者标榜和谐美是因为他们看到了这种美对实现他们的社会理想有导引作用;同时也认识到和谐美是一种完美无缺的美。二、在审美理想的现实性上复古论者追求崇高之美。这种对崇高的追求是出于文学为政治服务的传统;出于复古论者对道统、文统的崇拜以及自接道统、文统的“私心”;同时还出于崇高自身的审美效应。  相似文献   
912.
黄宾虹的艺术胸襟与笔墨气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代学人、山水画大师黄宾虹,以奇特的阅历,深厚的学养、博大的胸怀,穷毕生精力.师古人之法,觅造化之真,容纳宋元山水的笔墨优长;取“新安画派”的写生美德.将南北山水的雄峻与秀润、骨力与气脉融会贯通,创造出“五笔”、“七墨”法和“黑山水”。且以“熟后求生”的笔墨革命,构建出崭新的山水艺术体系,黄宾虹源于传统而又超前的艺术实践,为中国画的发展开辟了新的新的天地,标志着山水艺术走向了新境界。他的人格学养、艺术奉献和创新精神以广博的艺术胸襟和笔墨气象,为人们的创新拓展了思索空间。  相似文献   
913.
“寓教于乐”是以生为本,实施愉快教学的重要手段,也是教学双边互动流程达到和谐融洽的一种艺术境界。在实施此教学方案中,应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喜欢语;应建立平等对话式的师生关系,让学生乐于学习;应注重情感交流,潜移默化感染学生;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让学生乐中求新,乐中求异。  相似文献   
914.
论"含蓄"     
“含蓄”是中国古代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具有多方面理论意义,其内涵主要体现在审美理想、艺术作品特征、审美创造方法、审美风格等方面。“含蓄”具有意蕴深厚、委婉曲折、意味悠远等特点,其功能在于能给欣赏者无尽的审美趣味,具有良好的艺术效果。“含蓄”的成因既有浅层的艺术因素,又有深层的文化性格因素。“含蓄”这一古代美学范畴已融入当代审美理论之中,并被广泛运用于当代的艺术创作和审美评论。  相似文献   
915.
审美情感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古诗词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情感教育的精品,如何在教学中给学生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呢?本文从美读、美情、美析、美想、美德五个方面剖析了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情感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916.
文学思维是文学研究一个难以回避的课题,情感取向应该是文学思维的核心因素。从远古的神话到现代的荒诞派文学,离开了情感就无法进行解读。情感取向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中,同样体现在文本内涵以及读者解读等整个文学活动中。  相似文献   
917.
红学史上关于钗黛孰优孰劣的问题 ,历来存在着两种对立的基本观点。“扬黛抑钗”者认为宝钗是虚伪、奸猾、残忍的“女政客” ,是封建礼教的“卫道士” ;“取钗弃黛”论者则认为黛玉是个不通人情世故 ,自私又尖酸刻薄的艺术形象。而在作品实际中 ,从钗黛二人的外貌、为人处世、性格等方面看 ,宝钗身上的许多做人道德 ,使她成为美的形象 ;黛玉的叛逆性格和她所实践的爱情观带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因此她们应该是并美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918.
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成为动人诗篇的原因,就在于它聚集了多种语言美因素而体现出的丰富的意蕴。它以画面美、动态美、色彩美、密度美、弹性美、结构美六个方面的有机结合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919.
培养和塑造大学生的人格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阐释了人格和人格美,强调了大学生培养和塑造人格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了培养和塑造大学生人格美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920.
在数学教学中,有效地运用美的观点去讲解概念、分析问题、总结规律、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能大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果。文章对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作了多方面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