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5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1817篇
科学研究   51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12篇
综合类   162篇
信息传播   22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8篇
  2014年   99篇
  2013年   88篇
  2012年   14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25篇
  2009年   109篇
  2008年   132篇
  2007年   202篇
  2006年   197篇
  2005年   181篇
  2004年   162篇
  2003年   147篇
  2002年   145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74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丁玲、萧红、张爱玲三位作家在抗战时期分别塑造了强女人、苦女人、俗女人这样三种类型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她们的生存现状、孤独的悲剧美以及对女性文学现代性的贡献。为抗战时期的文学多样化,女性文学的发展添上了亮色。  相似文献   
942.
本文就美学意识在办公室工作中的渗透,从办公室的环境美、人的美、文字及其它方面的设计美等三个方面做了论述:办公室的环境在设计上应该做到和谐舒心、整洁清爽;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要注意自身的服饰美、仪态美;办公室的文字、宣传栏的版面设计要注意形式美,做到和谐统一,富有节奏美.  相似文献   
943.
从审美角度探讨学校德育,教师应是美好情境的设计者;应力求德育内容的生动性;应给学生自主选择、自我发展的机会等。  相似文献   
944.
美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但是人们对它的一些根本性的认识与研究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文章从美的主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论证了人作为美的认识的主体所起到的关键作用。又从美的个体差异性的表现说明了这种差异性在认识美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最后从美的社会性这三个方面出发,进行分析论证,肯定美作为个体感性认识的存在。由此来肯定是个体的人决定了美的存在,美的主观性必然占据着美感意识的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945.
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存在着许多模糊美的因素。文学形象本身具有间接性、意象性、概括性和模糊性的特征,使人们对文学作品的解读产生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现象。模糊审美正是利用文学语言信息的隐含性、间接性和解读信息的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对文本进行想象性再创造,从而实现个性化创造力培养的一种特殊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946.
玄言诗与宫体诗中的物象是从山水到美人的演变,是从追求本质真实到执着现象真实的转换,这充分表明了东晋到南朝物象地位变迁的轨迹。玄言诗中的自然山水以象征化、简约化的形态彰显自身,宫体诗中的物象具有鲜明的感官化、唯美化的新变特征。主体的不同心态促成了二者各异的审美追求。  相似文献   
947.
审美是人类一种复杂而高级的心理活动,并受人类文化的影响。翻译是一门艺术活动,严复提出的"雅原则"(elegance)正含有此意。试图从美学的三个角度即音乐美、形式美和意境美出发,分析中英文互译时体现的美学价值;通过对比原文和译文中所蕴涵的审美特质,探讨中西文化的审美差异,因而进一步了解美学、文化、和翻译之间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948.
艺术美是艺术家主体在感应外物,汲取丰厚化素养的基础上加工、创造出来的,在艺术美的产生、形成和接受的全过程中,艺术虚构始终处于中心环节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49.
李商隐的爱情诗意境深邃,忽断忽续,具有一种朦胧美。由于他特殊人生遭遇和灵心善感的气质,形成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  相似文献   
950.
形式美的基本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形式美是对象的形式在社会实践中充分显示了人类的自由而产生和发展着的一种肯定性价值,它与人的实践自由及其情感表现是密切相依的,因此,它一般具有感性可感性、理性象征性和内涵多义性等基本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