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7篇
  免费   15篇
教育   2271篇
科学研究   15篇
体育   9篇
综合类   104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189篇
  2011年   210篇
  2010年   206篇
  2009年   159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175篇
  2005年   196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59篇
  2002年   107篇
  2001年   92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在汉英思维方式对比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古诗中意合手段的应用以及英译中形合手段的应用。提出在深刻理解和把握原诗的基础上,完成翻译过程中汉语意合与英语形合的转换与重组。  相似文献   
82.
打工诗歌由于打工诗人对底层现实的"非代言式"表述而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文学现象.打工诗歌呈现打工者生存痛苦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郑小琼的激情式,其特点是对强烈痛苦情感的直白宣泄;另一种是谢湘南的冷静式,其特点是以凝炼的意象冷静地抒发感受.但持两种写法的诗人在对苦难的认识上并无太大差异,都有将苦难神圣化的特点.打工诗人应...  相似文献   
83.
郑珍诗歌的宗法关系在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仔细研读郑珍的诗歌,结合前代学者对郑珍诗歌的研究成果,可知郑珍诗歌继承最多应是"诗圣"杜甫诗歌之笔法。在诗歌内容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的"诗史"精神,用诗歌的形式记录了当时的历史现实,具有一定的史学价值;在形式上,郑珍诗歌继承了杜诗即事明篇的技巧、浑然天成的近体诗的技巧、以议论入诗的技巧、塑造典型的技巧、"看景入细入微"的细节描写技巧、以民间口语俗语入诗和炼字炼句技巧以及独到的"点化"诗句的技巧等。  相似文献   
84.
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课堂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布置联系现实、辩证思考型作业,以实现哲学教学由"知识"到智慧的转化.  相似文献   
85.
通过对中西咏花诗的对比分析,探讨中西方诗人在观察、感受、描写花卉时,隐含在各自背后不同的思想哲学、文艺美学、心理结构以及创作特征,进而揭示了中西咏花诗的艺术风格和审美特征的异同。  相似文献   
86.
傅玄大量创作女性诗歌绝非单一原因可以简单概括,而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前代大量优秀女性诗歌为他的创作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客观条件,而他重视模拟前作的主观动机也至为重要;对女性的同情、理解和尊重的情感态度为他集聚了情感动力,大大激发了他的创作冲动;最后,出于移风易俗、裨益教化的考虑和从人伦根基出发以匡正时局的良苦用心,是傅玄大量创作女性诗歌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87.
政治文明的哲学透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政治文明经过了传统政治文明和现代政治文明两大形态的历史运演,逻辑地表现为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三大维度。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日益走向民主化和民族化。  相似文献   
88.
从关联理论的角度探讨古汉诗词英译。古汉诗词翻译实质也是一种交际活动,一种言语交际行为,在源语的理解和翻译过程中对语码的选择所依据的是最佳关联。  相似文献   
89.
唐代社会开放,士人和妓女交往频繁,这在唐人的士妓诗中有集中反映。然而,士人和妓女毕竟属于两个不同的阶层,所以在相互的交往中,也就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心理状态。士人和妓女社会阶层之间的差异,也使得士人在对待妓女的感情上会作出违心的举动,加上封建社会的传统影响,唐代妓女也就很难摆脱悲惨的社会命运。  相似文献   
90.
陆游因祖父陆佃受学于王门的渊源,对王安石及其荆公新学相当推崇,对王诗也十分推崇,大量征引,但在诗艺方面,陆游却没有刻意学习过"半山体"。倒是杨万里,对政治家王安石不以为然,却并不妨害他对"半山体"不遗余力的学习。究其原委,应从诗人性情、诗教观念以及家学渊源等三个方面来考查,以期得出陆游与杨万里对王安石诗艺与变法的真实态度,揭示二人观点同中有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