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9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791篇
科学研究   32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58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0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65篇
  2011年   69篇
  2010年   67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68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56篇
  2003年   61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论用期刊影响因子评价论文作者的逻辑前提与局限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刘勇 《编辑学报》2006,18(6):464-465
目前,用期刊的影响因子取代论文的实际引用次数来评价作者或科研成果,是一个争议的问题.从影响因子的概念、应用于评价的前提条件和其局限性等方面入手,分析采用期刊影响因子来评价论文作者可能存在的问题,为合理地将影响因子作为科研绩效评价工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2.
通过对体育哲学意义的探讨并与某些令体育工作者产生疑惑的"体育项目"的哲学意义相比较,得出:诸如围棋、电子竞技运动、赛车等项目并不属于体育。这些"体育项目"符合我国体育运动项目立项原则、条件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国体育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文化断层现象,导致我国体育管理与学理之间相脱节,这种状况有利于各种运动项目的行政管理,便于组织、参加国内或国际大赛体现综合实力,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同时也会制约体育理论的发展与加大体育实践的操作难度。我们应该努力克服文化断层带来的不良影响,注意体育文化与体育文明携手并进。纯化体育,将不符合体育本质属性的"体育项目"舍弃,既有利于体育自身的发展,更好地服务于人类,又可以不限制其他非体育项目的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53.
朱熹和陆九渊各自都分别建立了哲学思想体系。在哲学本体论上,以天理为本,这是朱陆双方的共同点。但是,朱熹以心外之理为最高本体,强调理是世界的本源。而陆九渊则认为天地万物之理在我心中,强调以心为本体,心即是宇宙本原。在哲学方法论上,陆九渊以尊德性为宗,即“先立乎其大者”为宗旨,提倡简易工夫。而朱熹却是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兼顾,同时并进。朱熹为学主格物穷理,陆九渊重发明本心。朱陆方法论上的认识差异,是由于他们哲学本体论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54.
周钧韬先生是一位著名的金学家,《周钧韬金瓴梅研究文集》是其《金瓶梅》研究集大成的作品。周钧韬《金瓶梅》研究的突出特点是高层次加入,文本研究特色是“就实论虚”,其金学研究呈现出很强的哲学思辨色彩。他的一些观点有较大影响,为《金瓶梅》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55.
中国近现代主流文化意识形态的转型氤氲于明末清初,它本来是儒学在社会实体的作用下所产生的自我蜕变和分化,所谓"理学"与"心学"、"理学"与"经学"、"宋学"与"汉学"、"实学"与"玄学"之争实际上都是儒学内部之争,它预示着儒学知识论的危机已到了革故鼎新之时了.这场纷争伴随着"中西学"之争,至鸦片战争后高潮迭起,经太平天国、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社会变革,儒学终于跌落,马克思主义异军突起.中国化马克思主义跃居为主流意识形态,标志着中国社会及其文化意识形态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  相似文献   
56.
马克思恩格斯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规定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乃是哲学之扬弃意义上的现代唯物主义世界观,具体说是实践的、历史的和辩证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这种世界观剔除了传统哲学的独立科学的形式,在研究现实世界的历史科学中得到证实和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57.
教育制度作为规范主体教育行为、促进教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规则体系,无论是其内容还是形式都受着主体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等的影响、指导和支配.教育制度的形成、发展与变革都有其教育观念前提,在现代社会确立教育制度的观念前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8.
笛卡尔和胡塞尔都追求哲学的确定性。笛氏用普遍怀疑找到了“我”这一精神实体,并借助于直观和演绎建立了他的体系;而胡氏则用“先验还原”找到了“先验主体”,用本质还原的办法找出了确定性的严格条件。然而,两种努力均未能完全奏效,确定性似乎成了迷失的目标。  相似文献   
59.
苏轼的《题西林壁》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作, 其中融进了诗人深情的整体造象, 机理情趣别有兴味, 辞微意丰内蕴丰瞻, 无论是劝谏之旨还是超脱之意或是顿悟之感, 都别有深意。  相似文献   
60.
哲学教育作为价值塑造的载体,它的任务是造就时代发展所需要的主体。与人的生存发展阶段相适应,人的主体性发展经历了三种基本形态,即群体主体、个体主体和类主体。群体主体已成为历史,个体主体在当前的发展中显示其优越性的同时,也暴露出大量矛盾,形成现代的生存危机和困境,类主体是全球背景下人类发展的必然趋势。类主体的建构要求哲学教育必须实现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等诸方面的变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由个体主体向类主体的转换,塑造当前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完整的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