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46篇
  免费   74篇
  国内免费   54篇
教育   4668篇
科学研究   308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380篇
综合类   364篇
信息传播   14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8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74篇
  2018年   42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18篇
  2014年   333篇
  2013年   367篇
  2012年   451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356篇
  2009年   303篇
  2008年   375篇
  2007年   434篇
  2006年   490篇
  2005年   397篇
  2004年   377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69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26篇
  1999年   38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创新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和行为,无可避免地带有文化传统的烙印。中西方文化传统在哲学上的殊源、思维上的差异、政治模式上的不同,以及文化背景上的反差,决定了我们的创新教育的艰巨性。为此,实施创新教育必须建立大人才观和长效性战略意识,注重创新精神和良好思维方式的培养,注重创新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中分类指导与分层教学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王港 《体育与科学》2001,22(5):77-78
分类指导与分层教学是广大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的方法,但在采用过程中常常处于不自觉的状态。本文试图将其概念化与系统化,以期达到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的目的,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更运用自如,目的明确。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现代哲学开始了对民族精神的研究,民族精神研究是民族自我认识、自我觉醒的过程,是突出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和民族性的过程.民族精神研究的基础和关键问题是作为实体概念的民族和作为属性概念的民族性、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生存环境分析与发展方向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从知识信息产业、知识信息服务业和准数字图书馆商业公司对图书馆造成冲击的角度,对现阶段图书馆的生存环境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指出挖掘、重组图书馆核心竞争力是紧迫和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版理念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是具有宏观视野。具有时代特征的出版理念是一种重要的出版资源。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分类主题入手 ,通过对《中国图书馆学报》等十种图书馆学核心期刊五年来的载文统计分析 ,探讨了图书馆学研究的主要方向 ,并预测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谈谈新世纪联想思维在图书馆广泛应用的前景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朱建亮 《图书馆论坛》2004,24(2):3-7,11
从图书馆哲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联想主义心理学,探讨了联想的类型和价值,尤其研究了联想思维在图书馆应用的几个理论根据,对新世纪图书馆广泛应用联想思维的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我国思想发展史上,儒道二家提出过一系列关于生态环境的思想主张,倡导人与环境的和谐。"天人合一"是儒道二家环境和谐观的哲学基础。儒道二家环境和谐观包含一系列保护、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丰富内容。儒道二家在环境和谐问题上虽有不同看法,但都认为人与环境应是和谐一致的。批判继承儒道二家环境和谐观的合理因素对于构建和谐社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意识形态"是20世纪思想史上内容最复杂、意义最含混的范畴之一。意识形态(Ideologie)也是基本内涵存在激烈争议的一个概念,对意识形态范畴的不同理解和使用,折射了意识形态的社会转化。马克思对意识形态范畴的革命性转折使用,成就了他对唯物史观的伟大发现。意识形态范畴的动态复合性,决定了其内涵处于流变过程中,体现了人类思想认识不断向深处转化。  相似文献   
20.
科学教育强调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而不仅仅是知识,这是因为科学与社会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凸显了将科学看作了解世界的方式在认识论上的重要性。出于个体认识论的需要、科学研究的认识论特征以及科学外行与科学家在认知劳力上的区分,科学教育的目标转向受教育个体未来的社会行动,应培育学生建立对科学的信任和维护科学的认识论权威。为实现这种目标,科学教育应从理解科学的本质转向理解真实的科学实践的本质,在科学教育中呈现真实的而非理想化的科学实践,采纳基于科学哲学模型和理论的实用主义进路。科学哲学对科学实践的新近研究,虽然可以提供理论基础,但应该与科学教育进行建设性对话,更加关注非科学家理解科学的模式,将哲学模型转化为适合学生认知水平和需要、符合教学情境的教学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