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篇
  免费   1篇
教育   205篇
科学研究   3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新时期汉语词汇变异管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词汇是语言诸要素中最活跃、最富于变化的部分。新时期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新事物、新观念的大量产生 ,使得汉语词汇也多姿多彩 ,新词新语新用法也应运而生。主要表现为 :一是内容丰富———从词义上说 ,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从来源上说 ,有外来词、方言土语、古语词、新造词等。二是产生方式多种多样———常采用创新、类化、转化等方式  相似文献   
42.
"是时候"组合在元代出现,至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存在多种形式,与动词性成分组合时,现代汉语中主要运用"VP是时候了"的形式,但近年来"是时候VP"开始出现,并明显占据优势,除了英语的影响之外,句子传递信息的原则也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文章对现代维吾尔语中的“名1+(-nin)+名2”式定中短语内部语义关系即领属关系和属性关系进行了分类分析,并试图找出影响语义关系的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44.
由颜色语素构成的成语在英汉成语中广泛使用,形象生动,语言洗炼,富于哲理。要正确使用这些成语就必须了解他们各自独特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英汉颜色语素的对比分析揭示颜色语素在中西文化里所折射出的不同的文化内涵,对正确使用成语进行成功的言语交际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5.
黄、廖本《现代汉语》有关主谓短语、量词(动量)短语和介词短语等三种短语的功能类属,几个版本前后多变,终未成定论。参照国内影响较大的其他几本相关教材,采用短语在句中充当何种句法成分、中心语是或相当于哪类词用这一主、辅结合的标准加以比较、分析,将主谓短语分别归入名词性、动词性、形容词性短语功能类,量词(动量)短语和介词短语均归入形容词性短语功能类似乎更为合理一些。  相似文献   
46.
“以文为诗”始于陶渊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为诗”是中国人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是后世论多认为始于中唐的韩愈。当笔认真考察了唐前中国诗歌发展史之后,却惊奇地发现:“以为诗”并非始于韩愈,而是始于早韩愈400年的陶渊明。所谓的“以为诗”,即以散的篇章结构、句法及其虚词、虚字入诗,使诗歌呈现出一种如散般的平实自如、天然入妙,能够更痛快畅达地叙事、抒情,而这一切在陶诗中都有鲜明具体的体现。“以为诗”的运用,使陶诗更为亲切、平和,贴近人心,一种如叙家常的真切动人由此而生,这与陶渊明的为人及其诗歌朴素自然的风格是极其协调一致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以为诗”陶渊明是韩愈的老师。  相似文献   
47.
浅谈《红楼梦》两个英译本对文化词语的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试以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作对比,举例评析制度习俗文化词、比喻性词语、物质文化词、双关词和习语的翻译,探究两位译者在处理上的得失,并总结出译者在翻译古典文学作品中的文化词语时应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4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生了急剧变化,大批新词新语应运而生。面对新词新语,外语工作者有责任及时将它们译成准确、地道的外语,以便让国外读者了解今日中国的国情及发展。本文着重分析了如何才能做好汉语新词新语的英译工作,并结合实例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49.
《古诗十九首》历来多歧解,《客从远方来》一首也如此。该文尝试把传统的训诂修辞的学问,与西方的新批评、心理批评这些立场倾向各不相同的理论放到一起来解读这首短诗,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诠解。并对所采用的研究方法进行了申说,表达了在阅读理论方面的思考。  相似文献   
50.
汉语政治经济术语中常包含有数字,而这些数字往往给英译者的翻译造成困难。译者必须对中英两种语言文化有比较全面透彻的了解,在审视术语政治含义的前提下,灵活运用多种手段,才能准确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