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14篇
  免费   159篇
  国内免费   277篇
教育   2136篇
科学研究   1573篇
体育   624篇
综合类   443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5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00篇
  2020年   123篇
  2019年   94篇
  2018年   92篇
  2017年   123篇
  2016年   144篇
  2015年   191篇
  2014年   362篇
  2013年   296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55篇
  2010年   326篇
  2009年   290篇
  2008年   306篇
  2007年   375篇
  2006年   347篇
  2005年   265篇
  2004年   269篇
  2003年   167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04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4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41.
阐述了区分度的内涵和作用,探讨了在经典测量理论和项目反应理论中三种常用区分度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42.
现代化目标是由一系列指标构成,这些指标已形成国际公认标准。一个地方要实现基本现代化,必须构建出既符合国际标准,又有本地特色的现代化指标,由此才能找到差距,明确奋斗目标。文章通过对南通实现基本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与内容的研究,提出了南通实现基本现代化目标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3.
介绍了一种Wiener指标的计算方法,主要是通过建立简单连通图的层结构进行Wiener指标的计算,并利用层结构等价关系计算了一类类似K方体图的Wiener指标.通过所介绍的方法,还可以计算一些规则图,特别是以每一点为对称中心图的Wiener指标.  相似文献   
144.
对应于Wiener指标和Wiener距离的概念,提出了类Wiener指标和类Wiener距离的概念,并给出了树上的类Wiener指标和类Wiener距离的特殊性质;同时证明了树上的这些特性是充分而不是必要的条件.  相似文献   
145.
电石灰改良盐渍土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沧黄高速公路第七标段K80+400~K80+550试验段用土进行不同含盐量试验研究,主要对电石灰改良盐渍土的液塑限、改良土的击实性、室内CBR和改良土的压缩特性等性能指标进行试验研究。通过研究,给出该标段合理的施工方案,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6.
目前我国对于民办高校绩效的评价研究还不够系统和深入。从民办高校绩效评价的特点出发,运用KPI方法进行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并对KPI在我国民办高校中的应用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47.
研究基于上海高企投入、产出、创新力以及政策环境四个维度,建立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2011-2016年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相关数据进行指标权重的测算,最终得出近六年来的竞争力评价结果。结论显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发展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产业投入及技术创新力均有所增强,但政策环境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不明显,且产业产出能力持续下滑,基于此,提出两点提升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讨论。  相似文献   
148.
黄鲁成  李晋  苗红 《科研管理》2020,41(2):51-59
 随着人口老龄化深度发展和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科技创新视角下的老龄产业发展开始走向实践,但相关理论研究及对实践活动的深入分析十分少见。鉴于此,本文首先从内涵和外延上界定了新兴养老科技产业概念,论证了其构成细分和主要特征;然后提出了新兴养老科技产业发展指数和养老共享价值概念及计算方法,并对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例大于等于11%的省级行政区域进行了新兴养老科技产业发展评价研究,进而阐述了我国新兴养老科技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应对建议。  相似文献   
149.
游珍  封志明  杨艳昭  施慧  李鹏 《资源科学》2020,42(2):394-406
人居环境是人类发展的基础,科学评价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则是解决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前提,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本方略的基础性工作。本文基于已有人居环境适宜性研究进一步探讨了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的方法,并完成了西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研究表明:①基于条件规则的综合评价法更适合进行西藏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综合评价;②西藏超过3/4的区域为人居环境不适宜地区,大部分分布在藏西北地区;临界适宜地区面积占比为16.78%,主要分布在一江两河地区、昌都市澜沧江上游以及山南和林芝北部地区;适宜地区面积占比仅为5.83%,集中分布在藏东南、一江两河和澜沧江上游的河谷绿洲地带;③西藏不同类型乡村居民点的分布与人居环境适宜性分区有很强的一致性,反映人类生活的乡镇驻地及村庄居民点分布占比随着人居环境适宜程度的增强而增加,代表高原牧区和生态脆弱地区的放牧点和古塔庙宇及文物古迹两类乡村居民点则反之,该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本文西藏人居环境适宜性综合评价和分区的合理性与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0.
结合科技环境以及高校的特点,构建了高校科技环境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高校科技环境能力的整体概况和区域分布概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