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310篇
科学研究   1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3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本文通过对《雨中的猫》和《一小时的故事》进行对比阅读,研究两者不同的故事情节和相同的对意象和象征手法的运用,挖掘其共同的主题: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幻灭。  相似文献   
62.
The need to encourage what if questions for statistical thinking in a classroom environment is stressed in this article.  相似文献   
63.
《机械制图》是机械专业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本门课程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以后其他专业课的学习。结合几年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做好课程的教学工作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4.
在王小波的创作中体现了黑色幽默的特质,作家摆脱“真实”原则对情节、人物、场景的约束,大胆创造,抛弃传统小说的叙事结构和一般的语法规则,情节散乱荒诞,人物滑稽可笑,语言戏谑、夸张、幽默。  相似文献   
65.
《故事新编》文体文类的复杂性,与鲁迅自觉追求荒诞感的营造是分不开的。其荒诞感主要通过古今杂糅的时空塑造,否定式的小说情节、结构模式,“油滑”的笔法表现出来,我们从《起死》篇的个案分析中,可以见出荒诞书写的深层意蕴:对庄子“无是非观”思想的解构式审视;指刺现实并加以批判;对启蒙的反省和追问。  相似文献   
66.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素质的人才不仅是创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和终极目标,同时也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创新的核心任务.高职创业教育的实施可充分利用学校教学系统中现有的途径和方式,在不打乱现存教学计划和程序下,采取课程改革和渗透方式,强化新课程的执行力和创新性校本课程的开发力度,以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形成.  相似文献   
67.
《心经》和《洛丽塔》表现的乱伦因素备受质疑,两个作品均是研究和解读厄勒克特拉情结的范本。受不同作家性别身份影响,《心经》表现的厄勒克特拉情结带有明显的自传倾向;《洛丽塔》中的女主人公属于不自在的人物,视角的设置展示了男权对女性自我生命经验以及主体意识的遮蔽。受当时中国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影响,《心经》的厄勒克特拉情结在无形中被消解了;而二战后美国呈现一种消费的狂欢状态,开化的社会氛围、庸俗的教育和大众传播助长了《洛丽塔》中的厄勒克特拉情结。  相似文献   
68.
Graphical model validation techniques for linear normal models are often used to check the assumptions underlying a statistical model. We describe an approach to provide ‘instant experience’ in looking at a graphical model validation plot, so it becomes easier to validate if any of the underlying assumptions are violated.  相似文献   
69.
唐晓冬 《科教文汇》2011,(32):56-57,68
现阶段传媒竞争已进入内容竞争的新时代,报刊的特别策划与创新已成为快速构建报刊品牌影响力的有效策略,也是支撑报刊持续、稳定发展的原动力。如何在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做好报刊的特别策划并且快速增强报刊内容的生机与活力,已成为报刊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70.
众多研究者对贾雨村的艺术形象缺乏全面系统的认识。《红楼梦》所反映的主要是清朝乾隆时期的上流社会生活,贾雨村处在相对稳定的康乾盛世时期,其时经世致用思想得到大力提倡,私欲的合理性得到肯定,“人欲之各得”的社会价值取向得到承认。贾雨村不可能脱离这个时代的社会价值取向而独立存在,因此,应将他还原至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其主流价值观念中分析其艺术形象。贾雨村对人生报有积极态度并通过主流价值观念认可的努力方式博取功名,才干优长且思想卓尔超群,隐忍宦海并富有谋略。之所以众多研究者没有看到贾雨村形象的积极性,主要是因为研究者与艺术形象本身所处社会本质的不同和研究者未能摆脱悲剧情节对自己的情感惯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