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39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3359篇
科学研究   7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16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4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3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59篇
  2014年   207篇
  2013年   164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96篇
  2010年   268篇
  2009年   208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326篇
  2006年   303篇
  2005年   298篇
  2004年   234篇
  2003年   250篇
  2002年   161篇
  2001年   143篇
  2000年   96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由于经济状况、自然环境和习俗观念等方面的原因,西部地区教育发展程度与全国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为加速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必须牢固树立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转变教育观念,增加社会投入,完善教育法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992.
诗僧皎然历来被公推为唐代诗僧之冠。《全唐诗》收录的皎然诗共474首,绝大部分都是他写湖州或在湖州所写的.他几乎写遍了湖州的山山水水和风物风貌.研究皎然的生平、皎然的湖州诗和皎然成就的形成原因,对宣传湖州、建设浙江文化大省和弘扬中华民族文化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93.
《诗经》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其中的爱情诗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经》中的爱情诗有的以女性为主人公,反映她们对男子的思念以及对命运的抗争;有的以男性为主人公,反映他们对女子的爱慕、追求以及思恋。这些诗歌大致揭示了周代及周代以前青年男女的爱情观:对爱情的自由追求和对爱情执着专一的态度,当然,其中也隐约可以看到礼教世俗对爱情的限制和约束。  相似文献   
994.
本用比较的方式,把金圣叹选评杜牧七律诗与杜牧的七律诗作比较,并从他们的身世出发,探讨形成他们的诗歌创作与诗歌批评之差异及共鸣的原因,由此试图揭示学创作与学批评与创作与批评之间的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995.
晏几道与秦观都以词之伤感著称.冯煦曾称二人为"古之伤心人也.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文章就此评语,从二人的情感、身世及词之题材、内容、风格等方面比较分析二人共同的"伤心"之处.  相似文献   
996.
高校新校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的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张,高校多校区办学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普遍模式.新校区的出现。使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在新形势下要积极探寻出适合新校区特点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模式,为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培养创造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997.
邹韬奋在丰富的办报实践中形成的新闻出版思想,一是报刊要以读者利益为中心,以社会的改进为目的,要站在时代的前列,发挥其独特的指导作用;二是刊物要在遵循新闻事业的自身规律的前提下,办出特色,办出个性;三是刊物要把提高人民大众的文化水平作为报刊的基本任务之一,文风力求大众化;四是新闻从业人员要有独立的人格,要具有“视事业如生命”的精神和读者至上的服务精神;五是新闻媒体应严格把好广告关,无论是广告的数量还是广告的质量,都必须以为受众负责为基本准则,决不能以牺牲受众利益为代价,甚至做出有辱报格、国格的广告。这些对当今我国新闻出版事业的实践仍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与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8.
由于特定的身世经历,南唐后主李煜的词作中充满了面对命运的无奈和绝望感。本文拟通过对愁与恨、空与闲、孤与独、醉与梦这几组词的运用来分析李煜的悲剧心态。  相似文献   
999.
徐国志的爱情诗具有古典美、梦幻美和个性化表现方式等特点,主要表现爱的失落美、距离美、成熟美以及对爱的渴望。  相似文献   
1000.
高校的大幅度扩招要求大学生树立新的就业观。本文分析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观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大学生就业观应如何改变以及高校、政府和社会这三者如何促成其就业观的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