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5篇
  免费   77篇
  国内免费   47篇
教育   8205篇
科学研究   300篇
各国文化   5篇
体育   240篇
综合类   517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22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7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95篇
  2019年   33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57篇
  2015年   157篇
  2014年   529篇
  2013年   383篇
  2012年   678篇
  2011年   781篇
  2010年   660篇
  2009年   520篇
  2008年   629篇
  2007年   811篇
  2006年   754篇
  2005年   718篇
  2004年   630篇
  2003年   610篇
  2002年   511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232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4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明代是中国古代楚辞学史上研究宋玉成果最多、成就最大的一个朝代。在宋玉作品的艺术探讨、真伪鉴定和整理研究方面均取得了巨大成绩。  相似文献   
52.
罗尔斯认为,自由是制度所规定的各种权利和义务的总和,所以法治和自由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将法律看为争夺权益而制定的产物,而应将它看作是试图实现正义原则而规定的最好方针,具有道德的功能,整个法律和正义的哲学就是以自由观念为核心而建构起来的。概言之,自由的法治观是罗尔斯法治观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3.
从对二十世纪以来《海上花列传》研究的论著与相关论文的梳理与归纳可知,学界对《海上花列传》的研究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由肤浅到深入的过程,研究逐渐走向多元化、深层化,同时也有许多空间有待我们去开拓。  相似文献   
54.
引礼入法是中国古代政治和法律史上的重要内容。在汉代,引礼入法理论得到不断发展,并大量运用于法律实践,呈现出法律的儒学化和礼治的法律化等特征。先教后刑、“原心论罪”、“亲亲得首相匿”和司法官吏的儒生化等构成了汉代引礼入法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55.
色彩学将人们通常看到的各种物体的色彩称为“物体色”。当人们将形成“物体色”的要素之一:“物体本身”作为命名色彩的根据时,便产生了我们所谓的“物色词”。在动态的言语活动中,为了快捷而又准确地创造出符合语境的言语色彩词,不同的言语主体往往会不约而同地采取“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说明方法,从而使具有不同色彩特征的客观事物成为了言语主体说明某种特定色彩的最直观、最便捷、最形象的工具,最终使“物色词”成为色彩词随机造词活动中最常见的“产品”。  相似文献   
56.
实施“做中学”过程中缺乏对其内涵的把握,简单化、孤立化、形式化、教条化地执行“做中学”的各个要素,以及教师缺乏引导(价值引领)是“做中学”步入误区的根源。教师只有在理念与行动之间进行反思,才能使新的理念内化并形成实施“做中学”所需要的教学索质,使“做中学”形神兼备。  相似文献   
57.
古典诗歌由于其自身特点及人们阅读观念的影响,给人们的阅读带来一定阻碍.古典诗歌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尝试阅读,具备慧心,透过物象,体味真情;展开想象,透过字面,再现意境;放声诵读,通过声音,感受音韵之美;入景进情悟理,领会诗歌魅力.  相似文献   
58.
传统诚信教育的反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传统诚信教育的缺陷在于注重对受教育者进行顺境下的诚信选择教育,忽视了对受教育者的困境下的诚信选择教育。  相似文献   
59.
在汉字发展史上,两汉时期的字处于古字向今字过渡的完成阶段。20世纪以来,关于两汉的通假字现象,人们曾经做过不少研究.章针对这一时期两汉通假字的研究状况,分别从传世献和出土献两个方面对其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指出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  相似文献   
60.
一百年来,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编写工作虽然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要弥补这些不足,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保持多元的格局;二是开阔视野,拓展内容;三是体现当代精神,吸收新的研究成果;四是重积累,循序渐进。这样才能真正展示中国文学发展演变的真实面貌,揭示中国文学发展的内在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