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61篇
  免费   61篇
  国内免费   63篇
教育   8552篇
科学研究   707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727篇
综合类   619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13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177篇
  2020年   231篇
  2019年   164篇
  2018年   67篇
  2017年   75篇
  2016年   93篇
  2015年   319篇
  2014年   678篇
  2013年   737篇
  2012年   989篇
  2011年   1023篇
  2010年   659篇
  2009年   623篇
  2008年   665篇
  2007年   784篇
  2006年   710篇
  2005年   600篇
  2004年   535篇
  2003年   479篇
  2002年   443篇
  2001年   349篇
  2000年   194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对古典诗歌的解读虽然存在着诸多的方法,但解读者对它最终的解读意见却不外乎三种:一种是以求真为旨归的历史意见,一种是以顺应政治需要和社会思潮为旨归的时代意见,一种是以指向解读者的内心为旨归的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32.
菲律宾著名华文作家吴新钿博士 ,年届古稀时出版第一本诗集。他用“爱的起点”和“爱的终点”的哲学 ,诠释社会、人生和自然 ,善于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发现诗意 ,在有意无意之中显示隐藏在生活表象后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33.
罗大经《鹤林玉露》主要从两个方面对诗“兴”进行了阐说:一,提出“兴”重“观物”,且要做到“静观”与“活观”的统一;二,强调“兴”意乃“赋”、“比”之归宗,去“兴”则“赋”、“比”无所归依。上述两方面,为古典诗“兴”理论的完善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4.
诗性蕴涵着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跟我们哲思的背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文论的逻辑起正是由此展开,不论是“诗化”、世俗文化,还是诗的神性化,都是一种对感性的经验的依赖,这导致特性的泛化和诗化的文论意识的蔓延。我们的文论虽然逐渐观念化、抽象化,也构成了诗性的批评系统。但这种话语一旦定型、成熟之后,文论的意象的丰富性和创造性就会受阻。同时,面对西方的话语的大量的浸入,却有一种“失语”的迷茫。文论的现代话语的建立,必须正视这个现实,并进行了一种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学理的梳理。  相似文献   
35.
谢朓是我国山水诗历史上一个闪亮的坐标,山水诗在他的手上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谢朓山水诗的抒情具有三个特点:情景交融的境界;独特的抒情模式;悲欣交集的特质。  相似文献   
36.
“有效教学”研究的价值   总被引:47,自引:0,他引:47  
教育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改革,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堂教学,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效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集中地体现了这个改革逻辑,它冲破了旧的教学法研究的束缚,立足于新的教学研究的视点。"有效教学"是寻求教学效益的活动,是转型教学规范的活动,是关注学生成功的活动。  相似文献   
37.
《淮南子》所包含的逻辑思想承先启后,在推类理论上,发挥了公孙龙注重类的内涵的研究,把墨辩提出的推类之难进行了深入探索;同时把《吕氏春秋》所提的类不可必推问题作了阐发,丰富了我国古代的推类理论,推动了中国逻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8.
《山居秋暝》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代表作。这是一首融诗情、画意、乐理、禅趣于一体的优秀山水诗。诗人用独特的艺术构思、巧妙的描摹方法,在诗歌领域中创造了神奇而迷人的境界。  相似文献   
39.
A long term action research programme initiated in 1987 by the Department of Communication Studies at the Victoria University of Wellington, New Zealand, is seeking to develop a virtual class. The virtual class is regarded as the critical component of a new educational paradigm for an information society. The action research programme takes the form of a spiral of cyclical attempts to create a virtual class. Each attempt is seen as a syntagmatic episode of a virtual class paradigm attempted in the light of an existing paradigm. The results of each syntagmatic episode are seen as influencing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paradigm.  相似文献   
40.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新潮诗”运动曾经产生了广泛的影响,然而,对新潮诗进行艺术形式及意义内容上的文本分析可以看出,这种“新潮诗”虽然锐劲十足,却缺少传统的支撑,显得“没有意义”。尽管理论界从后现代主义为它找理论根据,它还是很不争气地匆匆衰落了。这一现象说明,文学艺术的生长和存在是有其自身的文化土壤和艺术规律的,盲目模仿或故弄玄虚,都不可能创作出真正有价值的文学作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