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438篇
科学研究   12篇
体育   22篇
综合类   39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60篇
  2006年   72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56篇
  2001年   3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91.
隐性采访的法律道德把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隐性采访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采访手段被越来越多的媒体使用。就隐性采访的必要性和进行隐性采访的法律和道德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2.
网络已广泛渗入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并对他们的思想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和个性心理产生了巨大影响。这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造成消极影响的原因是网格文化的特殊性和网络世界的弱规范性;传统德育的滞后与低效;大学生处在发展中,易受不良诱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3.
文章分析了江泽民同志提出“以德治国”方略的历史背景,阐述了“以德治国”的创新内容和伟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行引起了一定的道德危机,人物通讯的写作在新形势下应与时俱新,针对道德的不同层面形成立体化的报道特色,从而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特别是道德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95.
论编辑服务理念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编辑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都需要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对编辑来说,读者决不仅仅是普通意义上的消费者,因为出版物是提升人们精神生活质量的特殊商品。这就要求作为生产者的编辑从策划选题开始,到组稿、制作加工,一直到后期的宣传销售和读者反馈调查,都应当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96.
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是江泽民在认真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的治国新理念,是我们党的治国方略上的新发展,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有机结合,揭示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治国方略的科学认识,对于建设一个富强民主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97.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其实施的关键在于教育和引导。从构建教育网络入手,探讨了实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8.
“以德治国”是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我国社会经济步入新的发展时期提出的重要治国方略 ,是在深刻总结国内外治国经验的基础上作出的科学论断 ,有深厚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德治是对法治的补充和对精神文明重要地位的重新认识与把握 ;同时 ,也是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继承我国优良传统文化和加强“官德”建设的需要。在德治实践中正确处理好“德治”与“人治”、“法治”与“德治”、“治官”与“治民”的关系 ,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德治”在治国安邦中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199.
"父亲"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强烈的权威性,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父亲形象往往是崇高完美的。而《红楼梦》中的父亲形象却是负面的形象。本文从《红楼梦》中三类具有不同性格缺陷和恶德的父亲形象入手,探讨不同类型的父亲对子女教育失败的原因,以及他们对子女和家族的影响。在曹雪芹笔下这些父亲对子女的影响往往是负面的、消极的,对父亲这一形象的否定性描写,表明曹雪芹对父亲权威性的质疑。  相似文献   
200.
In philosophical use, ‘ethics’ and ‘moral philosophy’ are more closely synonymous—one deriving from Greek, ethikē and the other from Latin moralis. In typical social science paradigms, there generally prevails a consensual sense of contemporary everyday use of ethics, except where earlier usage sustains discourse in terms of morals—as with moral psychology. This article takes a recent publication in this journal by Patrick Welch to propose a ‘conversation’ between theoretic and empirical approaches to ethics and morals. This is illustrated using works by Joseph Ratzinger to suggest a natural law approach that brings together premises and empirics in ethical and moral discourse and action. This kind of integration helps the discovery and owning of truth that is ‘not of one’s own making’. Such a synthetic approach is especially relevant to raising student identity with ethical/moral issues and in assisting their building of psychological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 that support education in ethical/moral reasoning and 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