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5篇
  免费   8篇
教育   711篇
科学研究   76篇
体育   12篇
综合类   43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81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74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42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60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3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针对"90后"大学生注重自我、过于现实、职场情商低、自主学习动力不足等特点,建议酒店转变用人理念,将实习生真正视为专业潜在人才来培养,将刚性的制度与柔性的管理结合起来,并因地制宜地处理实习生关心的"轮岗"等问题,以切实提升实习生的实习满意度与职业认同感。同时建议学校引进"实习网络管理系统",并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专业教师在实习过程中的教学指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以提高实习质量。  相似文献   
72.
民生既是关乎社会稳定的关键性问题,也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以唯物史观为基础分析民生问题,研究民生问题的唯物史观基础,对于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解放具有重要的作用。民生问题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基础,生产方式与民生问题、历史观与民生问题、群众史观与民生问题都有着密切联系。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以唯物史观的视角解决现代中国民生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3.
在《神圣家族》中,马克思运用初步形成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了《巴黎的秘密》的创作及其以施里加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哲学和文艺思想,阐明了现实主义文艺创作的一些方法和原则,其中包括:小说的构思和情节安排要从现实出发,真实地评述人类关系;人物塑造要以人的现实性和阶级性为基础,注重人物的个性特征,遵循人物自身的性格逻辑;作品倾向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才能真实深刻地反映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74.
雷蒙德·威廉斯提出了文化唯物主义,认为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提出新的文化分析方法:感觉结构;并且促成了伯明翰学派的"葛兰西转向"。他的文化理论至今仍受到人们的重视和思考,在信息全球化的今天,亦有新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75.
邹兆辰 《唐山学院学报》2020,33(2):28-35,58
1920年起李大钊在北京大学等校讲授了《史学思想史》课程,在宣传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同时,也论述了若干近代西方史学思想的重要问题和代表人物。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界对此多有论列,充分肯定了其历史价值与学术价值。中国的西方史学史这一学科的建设、发展已经历了一百年,如今它已经成为世界史的二级学科,也成为中国史学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重要平台。回顾这百年的历程,不能不追述李大钊对其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相似文献   
76.
以后现代教育为视角,对我国高校体育的发展、变迁进行分析与思考,阐述对高校体育建设性后现代教育的意义;接受复合性,告别单一性,科学合理地把握不确定内在性的全新发展观念。  相似文献   
77.
中职医学生思想主流是稳定健康、积极向上。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不科学的医学观。哲学课要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武器,努力培养具有科学医学观能适应社会主义医疗卫生事业和相关行业要求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78.
人的“自由”问题是萨特毕生最为关注的问题,他以“自为”为哲学出发点,论证了本体性基础上的自由、绝对化的自由以及自由与责任的关系等问题。虽然萨特的自由论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也提出了人的责任等一些具有价值的思想,但由于他的自由论是建立在根本错误的唯心主义基础上的,所以不能给人们科学的见解和指导,而只能是误导人们陶醉于极端个人主义和绝对自由化之中,使人陷入迷途。  相似文献   
79.
从马克思哲学的高度解读"以物为本"和"以人为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催生各种"拜物教",导致道德滑坡;官商勾结;"以物为本"的"拜物教唯物主义"的经济增长战略,是我国生态破坏的哲学思想根源."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对"以物为本"的发展观的纠偏,践行这一发展观就是把人当作目的,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把人的"精神力量"视为人的"内在本质",并把人的"实践力量"视为人的"外在本质".  相似文献   
80.
谭琳 《科教文汇》2012,(15):12-13
公民教育的存在有着必然性和重要性,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来看公民教育,可以了解其是跟随人类社会的发展变革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发展的历史决定了公民教育的身份与地位。当下,公民教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教育体系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统一其公民意识形态、规范限制行为、凝聚力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