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4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5篇
教育   796篇
科学研究   20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76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4篇
信息传播   1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107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3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53篇
  2007年   77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72篇
  2003年   45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Abstract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relationship of age and sex to the performance of 3, 4, 5, and 6 year olds on seven motor performance test items. Although significant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were found on most of the motor tests, it appears that age generally was related more to performance than was gender. Overall, change with age was fairly linear except perhaps for balancing and a general tapering in improvement in the 5 to 6 year old category. On the tests of throwing and balancing, gender was as important as age, or more so, in its relationship to performance. Boys were superior to girls at all ages on the throwing tests; girls were superior to boys at age 6 on the Balance test. Gender differences of a lesser magnitude were found on the Speed Run and Standing Long Jump tests with the performance of boys generally being superior to the performance of girls. Thus, it appears that gender differences in motor performance occur as early as the preschool years. Interestingly, except for the Balance test, on all the tests the 3 and 4 year old boys performed similarly and the 5 and 6 year old boys performed similarly. For the girls there were mo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year to year in performance, with the data generally indicating at least three distinct skill groups for girls from age 3 to 6.  相似文献   
132.
青春期儿童的性教育是家庭性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青春期是儿童身体快速成熟的时期,生理和心理上发生的新变化会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给儿童带来一定的挑战.家庭性教育对于帮助他们顺利度过青春期,获得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通过对处于青春期的儿童的父母进行性教育知识、性教育态度及家庭性教育开展状况调查,发现受访父母...  相似文献   
133.
珠江三角洲农田黄毛鼠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1987~1990年和1992~1993年虎门镇农田调查的数据为依据.全面系统地研究和分析了黄毛鼠种群动态的基本特征,包括性比、年龄组成、繁殖强度等.同时,研究了种群季节迁移和季节变化.研究表明.黄毛鼠种群每年有两个繁殖高峰期和一个数量高峰期.  相似文献   
134.
殷明 《培训与研究》2006,23(3):91-93
本研究首先自行编制了具有较高信度和效度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问卷,其次是利用现有的“贝姆性别角色量表”(Ben Sex Role Inventory简称BSR I)来测定城乡中学生的性度取向。利用测试的结果一方面可以研究城乡双性化群体在各自总体中所占的比率,看其是否存在差异;另一方面使用自编的性别角色刻板印象问卷将双性化个体进行城乡比较。  相似文献   
135.
“女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 ,而且由于它的定义的杂乱 ,某种程度上也妨碍了它的被确认。通过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和文学文本中的被压抑状态的描述 ,可以确证“女性文学”存在的合理性。同时也略微针对现存的几种关于“女性文学”的定义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36.
蒙汉回藏中学生性度取向的跨文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研究采用“贝姆性别角色量表”,对呼和浩特地区蒙汉回藏中学生共238人进行了测查。结果发现:1.蒙汉回藏中学生中存在四种性度取向类型,表明性度取向类型具有跨文化普遍性;2.其中双性化取向者占1/3左右,表明在现代化建设中他们的性别角色观念变化较大,蒙、藏族中学生大于汉、回族中学生差异显著;3.男性男性化和女性女性化类型分别占1/3和1/4。表明性别角色传统观念在我国中学生中还有一定影响,这种影响男生比女生大,回生比蒙汉藏生大;4.蒙汉回藏中学生中性化取向者,女生略高于男生,汉回生略高于蒙藏中学生,差异均不显著;5.初中和高中生性度取向四种类型比率大体相当,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7.
湘楚文化浓郁的原始气息,不乏诗意的野性状态,表现出了更多的非道德化倾向,充满了自然性、原始性。湖南人有崇情尚性的性格特征和生活氛围。对两情欢娱的的赞赏,对情爱开放自由的宽容,对女性的敬重,极具奇幻浪漫色彩的爱情生活,情歌在日常生活中的巨大艺术魅力等等,却是湘楚文化的集中体现,是众多乡土文学作家乐于表现的主题,寻着沈从文、周立波等一批湖南乡土文学作家的创作踪迹,我们可以透视出这一具体特征。  相似文献   
138.
教学实践显示耐久跑教学内容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最头疼项目之一,如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是体育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教学验证法、课堂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归纳法等,对异性效应的原理、在耐久跑教学中应用策略、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发现:异性效应在耐久跑项目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利于教师的教学组织、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故,得出了异性效应引入耐久跑教学是可行的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39.
社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现象也是随之不断变化和发展的。语言是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性别歧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自然会在语言中有所体现。本文旨在从语言这个媒介出发,探寻英语中存在的性别歧视现象,同时从历史,文化,经济角度去分析了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最后阐述了它在当代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0.
《钢琴教师》围绕着权力的控制与抵制、性话语的压抑与争夺等展开,女主人公埃里卡的母亲为其营造了一个男性缺失的世界,以强悍的态度企图代替男性对女儿进行掌控与压制。作者敏锐洞悉了这种隐秘的同性压迫现象,通过埃里卡变态的性心理和性行为,展现了女性精神心理层面的另一种悲剧生存,表现了对女性生存的另类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