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9篇
  免费   1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4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7篇
信息传播   4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樊川诗集注》是清人冯集梧对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樊川诗》所作的注本。冯集梧注释《樊川诗》用功颇深。凡是《樊川诗》中的名物、舆地、典故、难解的字与词,以及有关唐朝的典章制度,全都注出。当然,冯集梧《樊川诗集注》也有不足之处,其中之一便是对《樊川诗》中诸多词语的误释。从诸多被误释的词语中择取数例进行辨正,其中难免一己之见,谨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2.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式,考察现代汉语新词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活力。结果显示,新词语在大学生群体中的认识度较高,但使用率不高;新词语的词性、语义、构词方式、语言竞争规律等都影响其活力。总体来说,从语义上看,新词语所代表的概念或事物的生命力直接决定着新词语的活力;从词类来看,动词类新词语的活力大于名词类新词语;从构词方式看,派生类词语的认知度较高,而标数类新词语的认知度较低;从语言竞争机制看,如果汉语词汇系统中已有与新词语意义相同或高度相近的词汇,那么新词语的活力将会很弱。  相似文献   
153.
以往某些研究对多项定语的的隐现规律的概括互相冲突,本文通过在名词短语中区分定位、定量、定类三类定语槽位,区分无标记结构和有标记结构,可以较好地说明多项定语的的隐现规律:1)三类定语槽位之间的的隐现互不影响;2)同一定语成分出现于不同位置时,处于无标记语序位置更易不带的,处于有标记语序位置更易带的。  相似文献   
154.
在英语阅读中,作者并非把所有信息完整准确地用文字表达出来,这无疑给阅读理解造成了不同程度的障碍,利用背景知识进行推断是排除这些障碍的有效手段。本文结合大学英语阅读理解的要求,介绍几种具有应用价值的推段故事背景的推断;句子因果关系的推断;读物细节的推断;比喻意义的推断;幽默含义的推断;生词意义的推断。  相似文献   
155.
本文将针对目前大学英语教与学中在培养学生语言流利性和准确性方面存在的不足给予讨论和建议。文章将从不同的方面论述词汇短语的英语教学法,试图在目前以交际法为主流的教学法基础上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学习者的学习效率。关于词汇短语的教学法,本文将从如下几方面展开论证:输入输出策略,记忆的作用,心理过程,语言流利性和准确性,教学法的启示。希望通过本文能增强对英语词汇短语的教与学的意识.  相似文献   
156.
采用德国产划桨测力系统对11名女子皮艇运动员进行了跟踪测试,同时测试生理和生化指标并综合分析。结果显示,在500m全程中,出发的最大划桨力量为320N,途中为250N,冲刺为270N。全程平均划桨力量为130N。划桨周期中支撑与非支撑阶段的比例为65%:35%和70%:30%。多人艇跟桨手的平均力量和最大力量优于领桨手。我国女子皮艇运动员与世界优秀选手差距在平均力量和平均划桨功率上。  相似文献   
157.
有清一代,因政府体制不健全,官员行政负担过重,八股取士等弊端使幕客盛行于各级官府。官员在选用幕客时不拘一格用人才的策略对清代政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积极一方面在于,各级幕府为朝廷输送了大量人才,笼络了社会闲散士人,为政局的稳定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今天中国的人才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其消极的一面在于,中央将用人权力下放,加速了中央集权制度的瓦解。同时,官幕错位,使官员的大权旁落,腐败盛行。  相似文献   
158.
李强 《海外英语》2012,(11):150-152
该文从目的论的语内交际法则、语际交际法则和目的法则出发,分别就汉译英中语言、文化和内容三个方面的显化现象进行分析,揭示目的论三大法则的辩证统一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汉英四字结构口译在语言、文化和内容三个方面的显化及其取得的交际效果,旨在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四字结构口译的显化现象,探讨四字结构口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9.
《张协状元》中“何”系疑问词语较为丰富,都是上古汉语或中古汉语就已出现的。用于询问或兼用于反诘的“何”系疑问词语有“何”及其复合形式“如何、缘何、为何、何处、何方、何如、何时、何日、若何”等,主要用于询问事物、情状、原因、处所、时间等。仅用于反诘的“何”系疑问词语有“何须、何不、何苦、何用、何妨、何曾、何常、何况、奈何、何故”等,主要用于VP前,对VP进行否定。从《张协状元》可以看出,反诘副词“何用”来源于“为什么需要”义的跨层结构“何用”。  相似文献   
160.
小说《歧路灯》使用了大量富有河南地方色彩的口语词,这不仅增强了小说的生动性,同时也给研究中州语言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有些许语词,外地和一般读者恐不易晓悟,书注和辞书释义不及,文章选取若干,略加考释,为阅览一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