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0篇
教育   47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4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郁达夫的小说注重情欲表达,忧郁又是其抒情基调之一,也是他小说引起争议的一个热点。在对于忧郁的表现和利用上,郁达夫都有其别出心裁的设置。通过对忧郁在小说中的表现及其分类、忧郁的形成原因、忧郁的治疗、忧郁的书写力度等一系列问题加以剖析,以此对郁达夫小说中的忧郁进行整体观照,体味其人性中处于弱势的一面的心理内涵。  相似文献   
42.
以类同关系为基础的推类思维方式.是中国古代人经常使用的一种谈说论辩方法。作为先秦名学思想集大戍者的苟子,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关于类和推类的相关思想.其推类理论更为自觉。但他继承了儒家的正名为政的传统,其推类思想主要是为统治阶级的政治伦理秩序服务,具有鲜明的伦理政治倾向,体现了先秦文化的“道德型”与“政治型”特性。  相似文献   
43.
市场经济及其伦理原则—论亚当·斯密的“合宜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所有的前现代社会,道德的评价都以利己心和利他心为基本标准,到了市场经济的现代社会,道德的评价却是以在利己心和利他心之间实现某种平衡的"公正心"为基础的.亚当·斯密的学说就从市场经济的内在机制出发,说明了市场经济的伦理原则就是"公正"、市场经济社会的道德基石就是"公正心"--他称之为"合宜感";亚当·斯密揭明了"公正心"的内涵和要求--学会从无直接利害关系的旁观者的立场来看待并约束利己心.  相似文献   
44.
论《周礼》对周代及周后世服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重礼仪是中化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中国古代的道德规范中,礼为“五常”--仁、义、礼、智、信之一。礼是“四律”--礼、义、廉、耻之道。“周礼”作为一门哲学体系以至成为后儒经书,对周代及周代后世的服饰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5.
垃圾的卫生填埋处置,可获得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并达到三者的最佳配置.一个合适的场址,可以减少环境的污染,降低设计要求和处置成本,有利于填埋场的处置管理.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垃圾填埋场的选址运用这种方法较为适合.对乌鲁木齐市西山大浦沟垃圾卫生填埋场址适宜性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46.
礼与法作为传统法律文化特有的现象,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又有着紧密不可分割的联系。在其发展演变过程中,虽有对立,但融合始终是主流。二者的融合自汉开始,中经魏晋,至唐其融合基本成熟与定型,明清时期这种融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礼与法的渗透与融合构成了中华法系最本质的特征。  相似文献   
47.
王国维曾对荀子“称情而立文”的命题提出质疑,认为这个命题直接与荀子q洼恶”思想相矛盾。m隋”在《苟子》一书中有实情、诚实和情感等几种意思。人们通常把《荀子》中作为“情感”的m隋”仅仅当作贬义的东西。其实,《荀子》中的“情”也有褒义和中性的用法。笔者认为,“称情而立文”这个命题能在虬性恶论”的前提下得以成立的唯一可能是存在中性的“情”;“称情而立文”就是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立能适当满足人的正常的“情”之礼仪章法。苟子“称情而立文”这个命题可以成立。  相似文献   
48.
荀子重新界定了人性的内涵和外延,并对人性作出了适中性、趋恶性和乏善性的三重评价。荀子进而提出系统的“化性起伪”理论,具体分析了人性改造的可能性、现实途径、理想目标等,从而为其社会治理思想的提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9.
"隆礼重法"与王霸兼用——荀子政治思想研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荀子在中国传统政治思想发展的进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是继往开来的一代大师。他生于礼制社会结构已经解体、新的社会秩序尚未建立起来的战国时期。面对当时礼崩乐坏、诸侯异政、烽烟四起的政治现实,荀子进行了较为理性的思考,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兼取先秦诸子百家之精华,构建起独具特色的政治思想。这一思想以“明于天人之分的”天道观、“性恶论”与“化性起伪”人性改造说、“明分使群”的社会控制论为理论基础,以“隆礼重法”的治国方略、尚贤任能的政治主张、重民尊君的王霸理念以及“天下一统”的政治目标为内容。  相似文献   
50.
仪式作为社会生活中一种最直接、最可观察到又最具生动性的行为,同时也是诸多文化观念的象征承载体,揭示仪式中所蕴含的种种观念,便是揭示某一时代的某种文化、某个社会的价值体系。从某种程度上说,儒家的礼乐思想有类于现代仪式学的理路,而儒家的“礼”也发挥着一般仪式意义上的功效。自先秦以来,儒家学者在讨论“礼”时,就相当强调通过对其中仪式化行为的解读来阐发其内在的意义,而儒家礼乐文化亦相应地表现为以具有一套象征意义的仪式化行为及程序结构来表达一种共同的理想与价值,来规范调整人与人及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从而保证社会的秩序与团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