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095篇
科学研究   4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51篇
信息传播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66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69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55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91篇
  2007年   96篇
  2006年   96篇
  2005年   85篇
  2004年   78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38篇
  1999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散文的真实性要求,要受到各种因素不同程度的制约。也就是说,散文的真实性还是有限度的。自叙性散文既要如实表现作者的自我经历和情感,又不可能毫无保留地将亲身经历和内心情感和盘托出。特别是涉及个人情爱经历的散文,更会有所取舍。  相似文献   
62.
莫友芝是贵州这块热土上成长起来的一代学人,其身心饱受黔文化的熏陶,在他的笔下,不仅描写了贵州的地理特征,而且展示了贵州的地域风情、表现了黔中人物的精神面貌,表达了其对生养他的这块土地的热爱,文中的乡邦情怀尤其厚重深沉.总之,莫友芝的散文中总是有一股难以化解的贵州情结,充满了贵州地域文化的因子.  相似文献   
63.
马华新生代散文作家成为90年代以来马华文坛的一股重要的新势力,他们的创作在传承基础上进行审美品格与语言、文体的全方位创新,代表了马华散文新的高度.同时由于与报纸副刊的依存度高,马华散文又呈现出消费时代文化消费的商业性特征.  相似文献   
64.
明清之际惨烈的社会转型,惊醒了当时的学界,催生了由空转实的学术转型。当时的学术取向,由空疏玄虚的“宋学”,首先转向经世致用之学,之后又转向了崇实师古的“汉学”。在“汉学”全盛的乾嘉时期,“汉学”的学术精神、治学方法深刻地影响了骈体文学和骈文理论的发展,促进了骈文的复兴和骈文理论观念的转变。乾嘉时的《四六丛话》,便是这一骈文复兴过程的理论总结和骈文理论观念转变的突出代表。以《四六丛话》为例,研究社会转型与学术转型时期的骈体文学与骈文理论,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社会、学术转型对骈文及其理论的影响,有助于我们在社会文化宏观背景中寻求骈体文学、骈文理论嬗变的动因与根据。  相似文献   
65.
颂碑文是碑文中的重要类型。北朝颂碑文从北魏初期开始出现,是汉人碑文与鲜卑刻石记功传统的共同产物。太和以前,颂碑文以散句为主,平实质朴。太和以后,思想观念的多元化和夸饰铺陈的手法以及用典、骈偶成为其主要特色。北齐、北周分立之后,又呈现出华丽和质朴生动的区别,而到庾信创作中达到南北文学融合之后的颂碑文高峰。  相似文献   
66.
接受美学侧重作品与读者之间的视野融合,因此凸显了读者主体性对实现文学作品历史本质的重要性。将接受美学用于指导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可以为翻译策略的选择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本文以散文《匆匆》两英译本为例,探讨译者在翻译中如何关注读者的审美需求,从而完善对散文翻译的研究。  相似文献   
67.
意境是抒情散文中不可或缺的,有无意境,早已经成为抒情散文是否具有文学性和美感的质量标准。有“境”,才能牵出“意”来;反之,有“意”,才能提示文章的深刻内涵,才能诱发和开拓出审美的想象空间。文章主要从四个方面论述意境是抒情散文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68.
嵇康论体文在中国思想史上独树一帜,它不仅体现了嵇康的学术个性,也反映了魏晋时期的学术思想。《声无哀乐论》是嵇康论体文的代表作,采用论文体制,在语体上使用对话体和骈文体,并形成了典雅又新奇的整体风貌。研究嵇康论体文特性,进而探析魏晋思想对论体文的影响,为探索魏晋论体文学术特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9.
商洛作家李育善的散文创作,在近年来引起了广泛关注。国家公务员和乡土作家的双重角色体认,交互影响着李育善的散文视角。李育善散文的关注重心是家乡的广大农村,着重状写乡间的自然山水、民生场景和人物命运,从而构成了多幅生动的商洛风俗画卷。尽管李育善的散文还存在一些不足,但总体来看,近十余年来,其创作不断走向成熟,表现为取材范围日益拓宽,个人视野逐渐开阔,语言技巧不断丰富。这些踏实的进步,使作者在承变进程中的陕西散文领域占据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70.
!!大学生的学习行为决定大学生学习的效果,决定大学生培养的质量,决定大学生的前途与命运。当前,公务员招录考试是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公务员考试的社会氛围、考试的条件设定、考试的内容、考试的程序安排等都会影响大学生学习行为并可能导致学习行为出现偏差,因此,有必要从国家、高校和社会各个方面加强对大学生的引导,抵制“公考热”的不良影响,培养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帮助其合理就业,从而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