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272篇
科学研究   83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2篇
信息传播   46篇
  2024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9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41篇
  2011年   48篇
  2010年   35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40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中国省域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脱钩趋势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国家或地区碳排放目标的实现取决于经济增速与碳排放降速的相对关系,而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对脱钩是中国碳排放目标实现的重要保障.本文结合泰尔指数和Tapio模型,刻画中国各省份2005-2017年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相对关系,研究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脱钧指数的演变趋势,主要结论如下:①中国各地区的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发展均呈现...  相似文献   
92.
加强和完善宏观经济调控必须赋予省级政府必要的权力,建立中央与地方政府在合理分权基础上的两级调控体系,相对中央政府调控而言,省级政府在调控地位,手段,环境,运作,功能及目标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  相似文献   
93.
论省域教育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蒋作斌 《教育研究》2006,27(10):49-54
省域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个缩影,具有结构体系的完整性、管理上的相对独立性、区域之间的非均衡性和纵向层级上运行的延展性等特点。当前,省域教育面临城乡教育之间发展失衡、制度性障碍严重、师资队伍培养与管理明显弱化、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亟待优化等突出问题。推进省域教育协调发展,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施“整体部署、梯度推进、错位发展”战略,在发展的对策上应更加注重农村、师资、公平、创新和统筹。  相似文献   
94.
以中国31个省域单元为研究区域,采用空间面板数据,运用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和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对省域创新差异演化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研究时段1997—2013年间,我国省域创新的空间集聚程度在不断增加,空间邻近效应在不断增强,总体空间差异呈现出扩大趋势;区域创新的核心地区较为稳定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核心区域在东部沿海有所收缩的同时在中西部地区有扩张趋势。通过构建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对省域单元创新产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得出 R&D 人员全时当量、R&D 经费支出、高技术产品进出口总额对创新提高的正向效应显著;而相邻空间单元的 GDP 对该省域单元创新产出具有显著的正向效应;技术市场成交额对本省域的创新具有正向效应,但溢出效应不显著。最后提出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性创新提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5.
中国耕地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省际差异研究   总被引:29,自引:7,他引:29  
李茂  张洪业 《资源科学》2003,25(3):49-56
我国耕地面积自1957年以来持续减少。为了供养更多的人口、基本保证粮食自给,必须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并保持一定数量的耕地。根据50a来耕地面积、复种指数、粮食产量等统计资料,分析我国省际耕地面积和粮食生产力变化的差异,提出耕地粮食生产力相对指数的概念,定量分析各省耕地在全国粮食生产中的相对重要性,为耕地保护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建国以来我国的耕地和粮食产量变化具明显的省际差异,耕地变化的区域差异显示生产力较高的耕地在减少,生产力较低的耕地在增加。从东南向西北我国耕地粮食生产力逐渐下降,长江中下游地区耕地粮食生产力最高,这些省市耕地减少对粮食生产的影响更大,东南部耕地粮食生产力下降的主要是由于种粮的比较利益低下、耕地数量有限、人口稠密和复种指数下降等。  相似文献   
96.
地方政府为对标“双一流”建设而实施的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提供了“本土方案”,对其进行政策效应评估能够客观反映地方高等教育治理成效。本研究通过收集2010—2019年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构建多时点DID模型评估了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效应。研究发现:政策实施后,域内高校的学科水平、师资队伍建设成效、人才培养质量、社会服务能力和办学活力均得到显著提高,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同时,政策效应的异质性分析显示,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在东部沿海地区产生了更强的政策效应,“马太效应”持续加剧。在后续省域高水平大学建设的政策安排中,学科建设应注重“慢变量、长赛道”,既需立足国际前沿,还需回应本土需求,通过政策兜底、扶持“无用之用”学科,保持学科多样性;师资队伍建设需为新生代力量留有成长空间。  相似文献   
97.
广东省属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已经进行了十年,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也暴露出了不少的问题和矛盾,需要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来解决。推进广东省属科研机构的进一步深化改革,需要对各类机构的改革成效进行科学的评价。通过调研和分析,提出了广东省属科研机构深化改革的评价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应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广东省属科研机构深化改革的评价指标体系,根据调研数据进行定量评价。  相似文献   
98.
以1991年全国体质与健康监测样本中13岁~18岁汉族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身高和体重生长发育匀称程度的分析、探讨了各地区特别是肥胖和瘦弱多发地区中学生形态发育的群体特征。  相似文献   
99.
唐宋时期牢城使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牢城使最早出现于唐末,在五代时期发展成为重要的军事职官,并为宋代所沿袭。牢城使的职能随着牢城的含义演变,在各个时期也是不同的。在唐及五代前期作为州镇重要的统兵军官,负有防御及野战之责;五代后晋时牢城已经成为兼具管理配隶罪囚的场所。宋代为加强中央集权把牢城使的任命权收归中央,同时,将牢城军改编为厢军之一,致使战斗力不断削弱,牢城使地位也随之下降,最后成为督管罪犯配隶的地方司法性职官。  相似文献   
100.
江苏是教育大省,而非教育强省。这种大而不强的落差在基础教育发展的非均衡性中体现得尤为突出,根据“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江苏”的要求、以及“科教兴省”战略和“两个率先”的要求,实现江苏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成为当前全省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重大课题。在分析江苏基础教育的现状及成因的基础上,明确了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提出了江苏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和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