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247篇
  免费   945篇
  国内免费   653篇
教育   20310篇
科学研究   10245篇
各国文化   37篇
体育   1430篇
综合类   1856篇
文化理论   47篇
信息传播   12920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505篇
  2021年   965篇
  2020年   1284篇
  2019年   969篇
  2018年   662篇
  2017年   791篇
  2016年   919篇
  2015年   1238篇
  2014年   2856篇
  2013年   3607篇
  2012年   3896篇
  2011年   4264篇
  2010年   2793篇
  2009年   2446篇
  2008年   2740篇
  2007年   3136篇
  2006年   3307篇
  2005年   2718篇
  2004年   2163篇
  2003年   1826篇
  2002年   1332篇
  2001年   1041篇
  2000年   578篇
  1999年   186篇
  1998年   113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53篇
  1993年   39篇
  1992年   64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由于会计制度不完善、产权各行为主体的利益冲突、内部管理不严谨、会计手段落后所带来的会计信息失真,应从加强会计规范建设、明晰产权、建立行之有效的公司内部会计控制监督制度、加强公司的外部监督审计和审计约束责任等方面,减少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Metadata——数字图书馆信息资源的整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元数据的概念和功能出发,介绍了几种常用元数据格式的特点、用途和适用范围,提出用DC元数据对网络资源进行编目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论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   总被引:53,自引:0,他引:53  
姜永常 《情报学报》2001,20(5):572-578
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在产生背景、内涵、服务方式、所依托的组织管理机制、知识与信息等方面都有不同 ;它们的联系在于二者具有相同作用 ,都重视信息和信息技术 ,在发展中是相互促进的。两者的对比研究对于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计算机的应用及发展,促进了档案信息网络化的进程,并促使其发生了深刻的社会变革,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环境下馆藏评价标准的变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以现代图书馆馆藏建设的变革为切入口,评析了传统馆藏评价标准。这些基础上重点探讨了网络信息环境下馆藏评价标准的变革。  相似文献   
16.
杨奕虹  武夷山 《情报学报》2003,22(3):315-320
美国是商情数据库建设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国家 ,因此研究美国商情数据库建设及其发展对加速我国商情数据库的建设有着实际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美两国商情数据库发展概况的比较研究 ,发现我国商情数据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网上体育信息资源的获取与利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分析Internet网上体育信息资源凌乱和难于获取利用的基础上,提出了从网上数据库,网上报刊、书目、网上新闻、网上BBS、网上个人主页、网上统计数据,网站导航等几条途径快速检索体育信息方法和技巧,阐述了强化体育信息意识,从数量上、质量上丰富网上体育信息资源的设想和思路.  相似文献   
18.
网络环境下科研单位图书馆的信息服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论述了在网络环境下,科研单位科研人员对信息需求的新特点,并对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从七个方面提出图书馆为科研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将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与对策。  相似文献   
19.
论信息资源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意义,分析信息资源在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对目前可持续发展信息资源建设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The Queen Elisabeth Contest i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competitions in classical music. For both the artists who participate and for the public, it is important that the ranking of the finalists be affected as little as possible by exogenous factors relating to the organisation of the competition. Still, it is impossible to control for all contingencies. Thus, the ranking can be expected to deviate from that obtained in a hypothetical full-information assessment process. As such, the ranking may be unfair to the candidates and inefficient in providing information to the consumer. Deviations from the full-information ideal may result from self-selection of candidates, from positive information at the margin, and from differences in circumstances. Analysing data on all piano and violin versions of the Contest over the period 1956–1999, we find strong evidence of biases in the rankingprocess. Confirming previous research, we find that musicians who perform later in the final week or later on a given day in this week (on average) obtain a better classification. Further, in the piano competitions women obtain lower rankings and, prior to 1990, finalists from the Soviet Union obtained higherrankings than average. The jury appreciates innovation in the sense that musicians who perform a more recently composed concerto obtain a higher rank. Finally – especiallyfor violin – the candidate's decision to perform a popular concerto leadsto a lower rank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