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53篇
  免费   283篇
  国内免费   107篇
教育   6389篇
科学研究   1512篇
各国文化   30篇
体育   779篇
综合类   785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2413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7篇
  2022年   150篇
  2021年   279篇
  2020年   341篇
  2019年   244篇
  2018年   222篇
  2017年   259篇
  2016年   254篇
  2015年   388篇
  2014年   933篇
  2013年   1137篇
  2012年   1138篇
  2011年   1118篇
  2010年   794篇
  2009年   633篇
  2008年   728篇
  2007年   783篇
  2006年   711篇
  2005年   530篇
  2004年   418篇
  2003年   352篇
  2002年   213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提起行政公开,作为占有社会整体信息总量90%以上的政府自然是首当其冲的,尤其是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里。众所周知,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政府是人民的公仆,公仆办事情,主人应当知道,否则人民怎样当家作主?人民当家作主要靠参政议政才能实现,而参政议政权实现前提就是政府行为的公开。因而确立行政公开原则,不仅能使行政权得到有效的控制和监督,而且能使公民的民主政治意识大大增强,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我国法治现代化的目标。笔者想通过这篇文章再次探讨行政公开的涵义、行政公开的法律意义以及行政公开在我国发展和完善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2.
20世纪80年代,西方各国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政府改革浪潮,由此产生了新公共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随着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我国政府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有选择地借鉴吸收国外新公共管理经验,对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稳定、政府改革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3.
在一个专业化的学术体制中,普遍性与特殊性、公共性与专业性之间的冲突和博弈使得现代学术呈现出复杂的发展态势。当其他学科领域纷纷批判由专业化带来的负面效应时,教育学者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在中国的教育学建设中,专业化不是太多了,而是远远不够。因此,我们不能将公共化与专业化相对立,而应在推进专业化建设的前提下倡导教育学者的公共关怀。教育学者在面对教育实践时,必须在“介入意识”与“距离意识”之间保持合理的张力;在参与公共文化讨论时必须立足于专业立场,并以此为基础承担其公共责任。  相似文献   
144.
阐述福建省级政府公众信息服务平台系统的建设目标、设计原则和总体设计;论述福建省级政府公众信息服务平台关键技术的选择。  相似文献   
145.
从1874年《申报》有关日军入侵台湾的“论说”文章中,可以看出,在对日本的警惕、对日本出兵台湾的动机和借口以及对台湾事件的态度等方面,《申报》坚持独立舆论,与官方有不同声音。但在涉及到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等重大问题时,《申报》与政府保持基本一致,表现出强烈的民族国家意识、爱国精神和正义感。《申报》之独立舆论及其特征,对于研究近代中日两国相互认知、中国人的日本观及其变迁,具有独特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46.
文章概述了国际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的主要发展趋势,指出了改革我国环境影响评价的方向,对进一步健全我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律制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47.
教育事业之间竞争的态势已初步形成,并且会愈演愈烈。良好的公众形象已成为学校之间在竞争中取胜的法宝。  相似文献   
148.
作者结合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阐述了对遵义文化未来发展的建议以及公共图书馆在推进地方文化发展中的定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49.
多媒体的应用使公共关系案例教学的内容更生动,有助于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并能够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提高公共关系学多媒体案例教学的效果,需要从多媒体设施建设、师资培训、案例选取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50.
随着网民数量的不断攀升,网络日益成为民众发布信息、表达民意的平台,同时为政府了解民意、改善民生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如何正确分析和界定网络舆情,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网络执政能力,实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成为政府必须关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