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9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2篇
教育   955篇
科学研究   214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8篇
综合类   9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106篇
  2013年   82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82篇
  2010年   74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69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82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82篇
  2002年   54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钎焊间隙对镍基钎料接头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系统研究了Ni82.5Cr7Si4.583Fe3成分的非晶态及晶态钎料在不同的钎焊规范下,真空钎焊1Cr18Ni9Ti不锈钢时,接头强度随钎焊间隙变化的特征及与钎缝组织的对应关系.结果表明,接头强度随钎焊间隙的变化存在平台值现象,平台对应的两个特征钎焊间隙分别称为最小可用钎焊间隙{Wmin)和最大可用钎焊间隙(Wmax);从保证填缝质量及成形来看.Wmin不应小于0.01mm;从避免钎缝中出现脆性化合物相及获得较高接头强度考虑.钎焊间隙选择不应大于Wmax;在两个特征钎焊间隙内.钎焊间隙变化对接头强度影响不大;钎焊温度或钎焊保温时间增加时.最大可用钎焊间隙也增大,而最小可用钎焊间隙基本保持不变.  相似文献   
52.
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是由中药丹参经提取精制的多酚酸盐类化合物制备而成.经大量临床前药理学研究及多中心临床试验,证明是一个安全、高效、质量稳定、可控的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药物.2005年5月25日,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批准,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新药注册申请获得了新药证书和生产批文.相关技术获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的授权,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中药新药.本文主要介绍丹参多酚酸盐及其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的研制背景、意义和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53.
以结晶紫为目标污染物,研究了其在UV/过硫酸盐体系中的降解动力学和机理,以及不同金属离子(Fe 0、Fe2+、Cu2+和Zn2+)对其降解动力学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零价铁、二价铁离子、铜离子、锌离子等金属离子对结晶紫的降解反应均有促进作用,且光降解过程遵循拟一级动力学方程;但不同金属离子对结晶紫的氧化效果不同,添加不同质量浓度的零价铁、二价铁离子、铜离子及锌离子时,其促进率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50 mg/L、10 mg/L、5 mg/L及30 mg/L,而后再增大各种金属离子的质量浓度,促进率均降低。  相似文献   
54.
This article investigates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förstelärare” or “First teacher” reform in Sweden. We draw upon the insights of a superintendent, union official, principal, three First teachers, and two of their colleagues in one school, and recent literature on career development reform. We employ Michael Fullan’s overview of the “right” and “wrong” drivers of educational reform to analyse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First Teacher initiative cultivated productive “professional capital.” The research reveals: how broader national policy aims were in clear tension with municipal-wide school development, and school-level development efforts; the perverse effects of a strong focus upon salary on professional conduct; and how an emphasis upon teachers’ roles per se undermined the espoused policy focus on enhancing teaching. The research cautions against the problematic effects of the initiative on more profession-oriented prerogatives, and how more external, “deleterious,” drivers of reform militate against more productive professional capital.  相似文献   
55.
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戴荣斌 《天中学刊》1998,13(5):22-26
论述了7类不同的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概况,介绍了近20年来国内外医学界对抗癌金属配合物的研究所取得的进展,为进一步寻找高效低毒和抗癌语广的新药物揭示了可循的途径.  相似文献   
56.
重金属铅的生态效应及其地球化学循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大量工业废弃物的无达标排放到环境中,造成了环境污染.其中重金属污染更是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很多学者对重金属的生态效应及地球化学循环进行了比较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仅以重金属铅为例,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生态学效应、地化循环研究进行了综述,为以后进一步探讨铅污染问题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7.
微波消解-FAAS法测定不同产地菊花中金属元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微波消解法消解样品,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四种不同产地菊花中的Fe、Mn、Zn、Ca、Mg、Cu、Ni的含量;探讨了微波消解预处理的条件,优化了FAAS测定参数,七种金属元素标准曲线相关系数在0.9907-0.9999之间,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7.2%-103.5%之间,RSD(n=4)在2.2%-4.9%之间。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测定结果发现不同产地的菊花中金属元素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8.
P1B型ATPase重金属转运蛋白(HMA)广泛存在于低等植物和高等植物中,参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必需的微量金属营养元素的运输.与双子叶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AtHMA1-8的大量研究相比,单子叶植物中HMA转运蛋白的相关功能与研究极其有限.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对水稻(Oryza sativa L.)体内9种HMA转运蛋白的分类、结构、分子机制与转运功能进行了详细对比和归纳,对这些重金属转运蛋白在植物中的组织分布、亚细胞定位和金属特异性进行了阐述,推测了目前尚未明确功能的OsHMA1、OsHMA4、OsH-MA6、OsHMA7和OsHMA8的亚细胞定位及潜在的转运功能,以期为未来进一步的科学研究提供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59.
用TAMair微量热仪测定间硝基苯甲酸钐与邻菲罗啉配合物[Sm(m-NBA)3phen]2·2H2O在37.00℃时与大肠杆菌作用的产热曲线,进而算出在各种浓度配合物的作用下,大肠杆菌生长代谢的最大发热功率Pmax、速率常数κ、传代时间tG、抑制率I和半抑制浓度cI,50等热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低浓度下[Sm(m-NBA)3phen]2·2H2O对大肠杆菌有刺激作用,高浓度下为抑制作用,即稀土配合物对微生物的生长具有双向生物效应,也称为Hormesis效应.  相似文献   
60.
未来聚变堆中,液态金属作为最有前景的面向等离子体部件之一,会同时受到超强磁场和高温等离子体的作用,离开原位置而进入堆芯等离子体中.本文列出3种具有代表性的不稳定现象并进行综合分析:1)由等离子体轰击液态金属引起的溅射现象,2)液态金属在磁场和电场共同作用下直接进入等离子体的飞溅现象和3)已经进入等离子体内部的金属液滴再次落下与液膜发生碰撞的现象.前人已经对溅射和液滴撞击液膜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与分析,提出新的实验构想,探究磁场和电场作用下液态金属飞溅现象的形成机理.实验研究发现液态金属自由表面会逐渐长高,直至液态金属发生自由表面飞溅,飞溅的液滴能脱离液态金属"山峰"并落下,伴有二次液滴的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